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珠三角地区分布着大量的花岗岩残积土,土体的性质不均一,且遇水易发生软化崩解。因此,在富含水的花岗岩残积土地区进行工程建设时容易引发工程事故。通过文献调研发现,我国南方地区的地下工程中已发生过多起施工事故,其中绝大多数都是由于不了解花岗岩残积土的工程特性而引发。如何进一步认识其工程特性,尤其是崩解特性,从而对其崩解性进行防护和妥善处理,是花岗岩残积土地区工程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依托东莞轨道交通2号线陈屋站~寮厦站矿山法隧道施工背景,对花岗岩残积土地区隧道暗挖施工的深孔预注浆加固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着重从注浆的机理分析和施工技术两个方面入手,确定注浆方案的各项参数并优化施工技术,使得项目经济效益最大化,并为将来类似地层中的地下暗挖工程提供有益的借鉴。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取得的成果如下:(1)结合注浆工艺和注浆材料的文献调研,对东莞轨道交通2号线采用矿山法施工中所采用的注浆技术进行分析,从而得到隧道工程中采用深孔预注浆技术可有效加固及治水防渗的结论。(2)对东莞轨道交通2号线穿越的珠三角区域典型的工程地质情况进行了详细勘察,通过研究花岗岩残积土的特殊力学特性,解释了此类土质容易引发地面沉降、突水灾害和基坑边坡失稳等地质灾害,由此确定了施工监测过程中重点关注的指标。在此基础上研究了花岗岩残积土层特性和矿山法注浆预加固工艺,提出了前进式注浆止水帷幕施工技术方案并分析了技术可行性。(3)对东莞轨道交通2号线工程施工监测表明,原初期支护参数设计存在涌水量和地面沉降过大等问题,因此本文在提出前进式帷幕注浆施工技术和适用于本工程的深孔预注浆方案的基础上,通过试验研究确定了注浆参数、工艺指标和注浆形态,针对深孔注浆的设计和施工提出了具有较好操作性的技术标准,从而保证了施工安全。相关工程实践验证了本文成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