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局部地区灰霾天气频繁爆发,灰霾区域性特征日益强化。河北地区成为中国灰霾污染的严重区域,由于受到地理环境、大气环流以及经济水平的影响,加之区域协同发展,灰霾在多个城市间的依存关系呈现出复杂的结构形态,这也意味着单边治霾措施有效性势必会趋于下降,需要针对区域性关联调整现行灰霾防控机制。因此,对河北地区灰霾空间关系的研究将为该区域协同治理和空气质量整体改善提供有效的科学依据。基于2013年和2017年河北省11所城市多个空气质量监测站点的小时PM2.5浓度值数据,利用相关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灰色关联分析综合考察河北省城市灰霾的空间近邻关系程度。研究结果表明:(1)河北地区灰霾浓度值和浓度值变化在空间上存在显著依存关系,相邻区域灰霾空间近邻关系明显高于远距离的区域。(2)河北灰霾存在显著空间自相关性,南部地区主要变现为高高状态,北部地区表现为低低状态,并且随着灰霾浓度的降低,灰霾空间相关性减弱。(3)周边区域与目标城市灰霾联系的紧密程度存在明显区别,特别是相关性强的两地区关联度较高,空间近邻关系更好。(4)综合来看,邯郸市、邢台市与石家庄市三市之间的灰霾空间近邻关系优于其他地区,保定沧州和廊坊三市、衡水与沧州两市间灰霾空间近邻关系次之,张家口市和承德市、秦皇岛市和唐山市灰霾同样表现出了一定的空间近邻关系。鉴于此,认为在当前区域灰霾治理和联防联控机制进程中,治霾的覆盖范围不能一味盲目追求大范围,必须充分考虑区域间的地理距离与行政关系,加强区域生态环境协同治理。同时,依据各城市实际情况合理推进京津冀协同治理进程,推行各种方式的协同治理方案,建立能够支持其长期运作的治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