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选取1910-1920年间的《小说月报》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民国初年一份杂志与印刷出版和整个社会文化环境间的关系,以及小说这一文学门类在社会转型期的观念内容和创作手法的变化,探讨并试图揭示被以往文学史所忽略的民初小说在中国文学从近代过渡到现代这一过程中的价值和意义。其基本思路是希望通过对少数的强调和重视、对潜流的挖掘与开拓,对置身于传统向现代转换的民初现实社会中中下层知识分子的一般思想状况的介绍与了解,从五四新文学与传统断裂的非连续性与非历史性的表面现象中,发现其深层与传统相接的连续性与历史性的一面,从而为五四以来直至今天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研究提供一片新的文学景观和一个新的理论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