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回顾分析卵巢未成熟畸胎瘤(immature teratoma,IT)的临床特征,病理类型、治疗方法及随访情况。分析卵巢未成熟畸胎瘤的生存率及可能的预后相关因素。探讨卵巢未成熟畸胎瘤的血清肿瘤标记物的诊断意义、卵巢未成熟恶性程度逆转因素和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1999年12月至2007年6月收治的22例卵巢未成熟畸胎瘤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其临床特征,病理结果,治疗方法及随访情况。采用spss13.0分析软件,应用Kaplan-Meier法对可能影响预后的因素,行单因素分析。结果:1、患者年龄分布于12岁到45岁不等,中位年龄为24.00岁。患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主要以腹痛、腹胀(68.18%),自觉腹部包块或查体发现包块(32.82%)为首发症状,个别患者伴有肿瘤压迫症状、发热。2、全部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16例患者行PE(6例)、BEP(9例)、BVP(1例)方案化疗。22例患者中有6例患者死亡,确诊至死亡时间分别为12月、60月、10月、24月、12月、20月,6例死亡患者均因卵巢未成熟畸胎瘤去世,16例患者健在。3、22例未成熟畸胎瘤中,Ⅰ期15例,Ⅱ期、Ⅲ期、Ⅳ期共7例,按期别分为两组,应用Ka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p=0.005(<0.05),显示卵巢未成熟畸胎瘤的分期与预后有关。4、22例卵巢未成熟畸胎瘤中,Ⅰ级12例,Ⅱ级、Ⅲ级共10例,按肿瘤的组织分级将22例患者分为两组,应用Ka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p=0.004(<0.05),显示卵巢未成熟畸胎瘤与预后有关。5、发病年龄、手术方式、化疗与否均与预后无关(p分别为0.446、0.895、0.446)。6、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查,AFP升高者共8例,Ⅰ级2例、Ⅱ级3例、Ⅲ级3例;CA125升高者共8例,Ⅰ级2例、Ⅱ级3例、Ⅲ级3例。结论:卵巢未成熟畸胎瘤多发生于儿童及年轻妇女,其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多以腹痛、腹胀、盆腔包块为首发症状。其预后与肿瘤的分期,组织级别有关。分期越早、级别越低,患者预后越好。发病年龄、手术方式、术后化疗与预后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