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时期的世纪病意识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jijiaweiaic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要探讨的主题是关于社会转型时期的世纪病意识问题。由于能力所限,对该问题的研究,时间上主要局限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空间上,主要涉及英、法、德、俄几个国家。全文主要是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的:世纪病意识作为对一个特定历史时代的一代青年的精神危机的心理状态的概括,其突出特征是什么?鉴于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原理,在谈完共性之后,将分别谈一下因国情的不同,这些世纪病患儿在不同的国家表现出来的独特性;阐述这批有世纪病意识的患儿他们独特的艺术魅力的来源;最后,探究世纪病意识产生的根源—个人思想文化水平与社会政治制度的冲突。希望通过我的研究能使人们对世纪病意识有一个更深的认识。
其他文献
19世纪中叶美国作家爱伦-坡的《莫格街血案》的问世,正式宣告侦探小说的诞生。随后各国作家竟相模仿,创造出了各具特色的侦探小说,使侦探小说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一片绮丽的风
刘女士身上总是莫名的出现淤青,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她成了“难止血”,平常人可能只需按压几分钟就能止住血的小口子,对她来说可就没有那么简单了,但她也一直没当回事。近期忽然开始流鼻血,这下她慌了神,忙到医院检查。经详细检查,刘女士竟患了肝硬化,造成血小板急剧降低,于是才会有以上那些问题。  辽宁省人民医院血液科主任刘冬梅说:轻微磕碰就淤青,可能是毛细血管破裂所致;流血难止,可能是由于血液中凝血因子
期刊
我国第三次居民死亡原因调查结果显示,中风已超过恶性肿瘤,位居死因排行榜第一位:大约每15秒就会发生1例中风,每21秒会有1例中风死亡,每年150万人死于中风。在经抢救成功保住生命的中风患者中,有70%的人会留下伴随终生的残疾,需要家人长期照料。    三四十岁得中风的不少见    有人认为,中风那是老年人才会得的病,年轻人不用担心。其实不然,中风患者正在年轻化。现在三四十岁的人中风一点也不奇怪。
期刊
本文探讨的是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对中国当代作家格非的影响,具体以格非创作上的转向为界,从前后两个时期分析。 格非转向前的创作,从主题来看,重点表现了与博尔赫斯相同的创作
日前,中国医师协会公布了一项调查:在14.9万接受体检调查的青壮年人群中,血脂异常者高达46.83%。被调查者中,半数人从不锻炼,饮食偏好肉类,口味重,蔬菜吃得少。不少年轻人认为,血脂异常没大碍。专家提醒,血脂异常是“隐形杀手”,会增加冠心病、中风危险,如果年轻时不引起重视,将来麻烦就大了。    血脂异常≠高血脂  “血脂异常就是高血脂吗?”对于血脂异常,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辽宁省人民医院心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