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的改变,高血脂及其引发的血栓性疾病已成为人类健康的-大威胁,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目前,肝素在抗击血栓性疾病中扮演着其它现有药物所不能代替的角色,但其易导致外出血和血小板降低等一系列副作用。因此,从自然界中探索具有抗凝血活性的物质,或者以此为基础研发具有抗血栓作用的新药及保健品,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糖生物学的探索已取得众多的成果,揭示出天然多糖拥有独特的药理功效,比如降低血糖水平、抗癌、减少自由基等。多糖在桑叶中占据着很大的比重,也拥有众多的生物学活性。因此,开发利用桑叶多糖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桑叶粗多糖的提取及其优化通过热水浸提和乙醇沉淀得到桑叶粗多糖,经前期试验确定提取条件的浮动范围,通过响应面处理得出最优的提取条件,分别为料液比1:30,提取时间113 min,提取温度80℃,提取率为3.49%。2.桑叶多糖的分离纯化桑叶粗多糖通过动态聚酰胺法脱蛋白,脱蛋白率为87.7%,多糖保留率达到88.3 %,H2O2法氧化脱色,透析法除去小分子杂质,真空冷冻干燥得到桑叶多糖,得率为0.44%。桑叶多糖通过DEAE sepharoseCL,6B色谱柱分离得到3种桑叶多糖组分MPS-1 (30.9%)、MPS-2(29.1%)和MPS-3 (40.0%); MPS-2继续用sepharose CL-6B凝胶柱进行纯化,得到了3个多糖组分MPS-2a (13.4%)、MPS-2b (59.5%)和MPS-2c (27.1%)。3.桑叶多糖的性质分析在200-700 nm下进行紫外可见全波长扫描,结果显示5种桑叶多糖组分在260 nm和280 nm处均没有显著的吸收峰,说明纯化后桑叶多糖组分不含核酸和蛋白质。红外光谱分析显示5种桑叶多糖组分具有多糖类化合物的一般谱图特征。凝胶渗透色谱测定它们的重均分子量分别为2.45×106Da、2.45×105 Da、7.99×104 Da、1.97×104 Da和3.22×106 Da。桑叶多糖组分经高效液相阴离子凝胶色谱测定发现MPS-1和MPS-2a组分相似,主要包含半乳糖、葡萄糖、鼠李糖、阿拉伯糖、木糖和甘露糖。MPS-2b含有4种单糖:半乳糖、葡萄糖、阿拉伯糖和鼠李糖,其摩尔比接近5:3:2:1。MPS-2c包含半乳糖,阿拉伯糖,鼠李糖,木糖和葡萄糖,相比之下,MPS-3还含有甘露糖。4.桑叶多糖的体外抗凝血活性桑叶多糖的体外抗凝血活性通过APTT、TT和PT来测定,结果显示桑叶多糖各组分均具有抗凝血活性,并且是通过内源性途径来影响凝血过程。其中,MPS-2a、MPS-2b和MPS-3还可以通过把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来影响凝血过程。在5种桑叶多糖组分中,MPS-2b具有最高的抗凝血活性,在测试浓度范围内,随着多糖浓度的升高,APTT值持续增大,抗凝血效果有增强的趋势,因此,MPS-2b具有开发成新型抗凝血活性物质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