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寻常性痤疮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病理基础是由于内分泌系统的改变影响致皮脂腺增生肥大、皮脂分泌增多,而使皮脂瘀积堵塞毛囊口,过多的皮脂不能及时排出,再由于毛囊微生物入侵等原因使局部产生红肿等皮肤炎症。本病中医称之为“粉刺”,认为其发生或由肺经风热而熏蒸肌肤;或过食辛辣油腻之物,脾胃湿热蕴积致侵蚀肌肤;或因冲任不调,肌肤疏泄功能失畅而发。青少年阶段好发寻常性痤疮,主要累及颜面部及胸背部等处,可不同程度影响患者外貌形象,与之带去痛苦不便及较大的经济负担。因此,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更凸显其意义与价值。当前西医治疗本病多采用外用搽剂及口服药物,疗效不甚理想且副作用较多;而作为中医非药物疗法的针刺治疗,凭借其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疗效肯定、无不良反应等特点,逐渐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和病人的青睐。本研究通过采用不同的选穴原则对寻常性痤疮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进行初步探讨。目的:通过采用不同的选穴原则的针刺方法对寻常性痤疮患者疗效的临床观察,并利用痤疮严重程度评分量表(以下简称GAGS)评分及检测血清学相关指标水平的方法,观察其变化情况,探讨不同的选穴原则与疗效的关系,以期为本病的最佳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来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寻常痤疮患者按数字表随机法随机分成三组,局部选穴组20例,远道选穴组20例,局部兼远道选穴组20例(治疗期间各组均存在脱落病例)。三组均接受针刺治疗,每周3次,每次20分钟,4周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采用GAGS评分、血清花生四烯酸(AA)、游离睾酮(FT)、白介素-6(IL-6)、性激素结合(SHBG)、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作为为指标进行评定及相关比较。结论:寻常性痤疮患者经过系统的针刺治疗后,其皮损严重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治疗前后GAGS评分有明显差异,说明中医针刺治疗对于减轻痤疮的严重程度是切实有效的,并且其中局部兼远道选穴组与远道选穴组要优于局部选穴组;此外,针刺治疗还能有效的对影响患者痤疮的炎症因子和血清学的部分指标有明显的干预效果,但不同的选穴原则仅仅在部分指标(如AA和SHBG)的改善方面有明显的差异。总体上说,局部兼远道选穴组和远道选穴组的在调节激素水平方而效果更为优越,说明依据不同的选穴原则进行针刺可以对痤疮的形成因素和不同症状予以相应的改善及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