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1部分细胞治疗对实体瘤的作用研究 目的: 利用A549肺腺癌荷瘤鼠为模型,初步探讨DC-CIK、hUCMSCs及LR-MSCs三种细胞单独或联合运用对肺腺癌实体瘤的作用及机制。 方法: 建立A549肺腺癌实体移植瘤模型鼠(25只),并随机分成5组,每组5只:hUCMSCs治疗组、DC-CIK+hUCMSCs序贯治疗组、hUCMSCs+DC-CIK序贯治疗组、LR-MSCs治疗组和阴性对照组,均通过尾静脉给药方式分别注入相应细胞,hUCMSCs为1×105个/0.1mL/只,DC-CIK为1×106个/0.1mL/只,LR-MSCs为1×105个/0.1mL/只。治疗结束后1周测量移植瘤长短径,计算肿瘤体积,并同时处死荷瘤鼠,完整剥瘤称重后计算抑瘤率。瘤体组织行HE染色检查及免疫组化检测VEGF、bcl-2、MMP-9的表达情况。 结果: 1.从实体瘤体积与游离游离质量来看,各治疗组均较阴性对照组减小。 2.各治疗组均有明显下调瘤体组织中VEGF、bcl-2蛋白表达的作用(P<0.05),hUCMSCs治疗组与LR-MSCs治疗组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DC-CIK+hUCMSCs的序贯联合疗法较hUCMSCs+DC-CIK的序贯联合疗法具有更强的下调VEGF、bcl-2蛋白表达的能力。DC-CIK+hUCMSCs的序贯联合疗法较单独hUCMSCs疗法下调VEGF、bcl-2蛋白表达的能力有增强。对于MMP-9的免疫组化结果,各组虽有一定差异,但组间进行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1.细胞单独与联合治疗对肺癌实体移植瘤均具有抑瘤效应,并首次发现LR-MSCs对肺腺癌移植瘤具有抑瘤作用。 2.DC-CIK+hUCMSCs的序贯联合疗法,相比于hUCMSCs+DC-CIK的序贯联合疗法具有更强的抑瘤作用。 3.DC-CIK+hUCMSCs的序贯联合疗法较单独hUCMSCs疗法具有更强的抑制实体瘤组织中VEGF、bcl-2蛋白表达的能力。 第2部分一例卵巢癌细胞治疗的临床实践分析 目的: 初步探讨晚期卵巢癌患者术后辅以细胞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对一名卵巢癌术后的志愿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完善治疗前常规检查,进行KPS评分、ECOG评分后,按下列方式进行治疗:治疗开始第一天,抽取患者外周血在体外按标准操作流程制备CIK细胞,2周后静脉回输至患者体内。间隔一周后,按标准操作流程制备hUCMSCs悬液,静脉输入患者体内,以此为一个疗程,共进行2个疗程的治疗。 结果: 治疗前后患者KPS评分未见明显变化,均为80-90分;ECOG评分在治疗后较治疗前所有提升,从1-2级转为0-1级;治疗前肾功能及血糖异常在细胞治疗后均恢复正常。肿瘤相关检测指标中,碱性磷酸酶(ALP)有所下降,治疗前后分别为:189.16U/L、177.78U/L;CA12-5、HE-4有一定增长,治疗前分别为:149.6U/mL、196.4pmol/L,治疗后分别为:296.3U/mL、467.7pmol/L。 结论: 细胞治疗可能有减缓晚期卵巢癌患者的疾病进展速度,增强患者体力,提高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