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治疗对实体瘤的作用研究与一例卵巢癌细胞治疗的临床实践分析

来源 :南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xiaoxin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1部分细胞治疗对实体瘤的作用研究  目的:  利用A549肺腺癌荷瘤鼠为模型,初步探讨DC-CIK、hUCMSCs及LR-MSCs三种细胞单独或联合运用对肺腺癌实体瘤的作用及机制。  方法:  建立A549肺腺癌实体移植瘤模型鼠(25只),并随机分成5组,每组5只:hUCMSCs治疗组、DC-CIK+hUCMSCs序贯治疗组、hUCMSCs+DC-CIK序贯治疗组、LR-MSCs治疗组和阴性对照组,均通过尾静脉给药方式分别注入相应细胞,hUCMSCs为1×105个/0.1mL/只,DC-CIK为1×106个/0.1mL/只,LR-MSCs为1×105个/0.1mL/只。治疗结束后1周测量移植瘤长短径,计算肿瘤体积,并同时处死荷瘤鼠,完整剥瘤称重后计算抑瘤率。瘤体组织行HE染色检查及免疫组化检测VEGF、bcl-2、MMP-9的表达情况。  结果:  1.从实体瘤体积与游离游离质量来看,各治疗组均较阴性对照组减小。  2.各治疗组均有明显下调瘤体组织中VEGF、bcl-2蛋白表达的作用(P<0.05),hUCMSCs治疗组与LR-MSCs治疗组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DC-CIK+hUCMSCs的序贯联合疗法较hUCMSCs+DC-CIK的序贯联合疗法具有更强的下调VEGF、bcl-2蛋白表达的能力。DC-CIK+hUCMSCs的序贯联合疗法较单独hUCMSCs疗法下调VEGF、bcl-2蛋白表达的能力有增强。对于MMP-9的免疫组化结果,各组虽有一定差异,但组间进行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1.细胞单独与联合治疗对肺癌实体移植瘤均具有抑瘤效应,并首次发现LR-MSCs对肺腺癌移植瘤具有抑瘤作用。  2.DC-CIK+hUCMSCs的序贯联合疗法,相比于hUCMSCs+DC-CIK的序贯联合疗法具有更强的抑瘤作用。  3.DC-CIK+hUCMSCs的序贯联合疗法较单独hUCMSCs疗法具有更强的抑制实体瘤组织中VEGF、bcl-2蛋白表达的能力。  第2部分一例卵巢癌细胞治疗的临床实践分析  目的:  初步探讨晚期卵巢癌患者术后辅以细胞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对一名卵巢癌术后的志愿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并完善治疗前常规检查,进行KPS评分、ECOG评分后,按下列方式进行治疗:治疗开始第一天,抽取患者外周血在体外按标准操作流程制备CIK细胞,2周后静脉回输至患者体内。间隔一周后,按标准操作流程制备hUCMSCs悬液,静脉输入患者体内,以此为一个疗程,共进行2个疗程的治疗。  结果:  治疗前后患者KPS评分未见明显变化,均为80-90分;ECOG评分在治疗后较治疗前所有提升,从1-2级转为0-1级;治疗前肾功能及血糖异常在细胞治疗后均恢复正常。肿瘤相关检测指标中,碱性磷酸酶(ALP)有所下降,治疗前后分别为:189.16U/L、177.78U/L;CA12-5、HE-4有一定增长,治疗前分别为:149.6U/mL、196.4pmol/L,治疗后分别为:296.3U/mL、467.7pmol/L。  结论:  细胞治疗可能有减缓晚期卵巢癌患者的疾病进展速度,增强患者体力,提高生存质量。
其他文献
白内障是一种发病率很高的眼科常见病,术后常需局部给予抗生素眼药水预防感染,有的病人还需结膜下注射抗生素及全身用药.全身及结膜下注射用药不可避免会引起毒副反应;由于角
目的:观察地氟醚麻醉期间的交感兴奋作用及芬太尼对该作用的影响.评价芬太尼与地氟醚联合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择期手术病人40例,ASAⅠ~Ⅱ级,按芬太尼的不同用量随机分为4组,
目的 利用透射电镜和免疫组化与图像分析相结合的技术,探讨米非司酮对人胎脐静脉的影响。 方法 将中期非病理妊娠要求引产的妇女2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米非司酮组,各组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