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公园作为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为市民提供了大量的户外活动设施和场地,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关。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贫富差距导致的社会矛盾和问题逐渐突出,城市中出现了大量的城市犯罪现象,其中城市公园的犯罪案件数量就呈现出了逐年增长的趋势。而城市公园的规划设计往往注重功能性和美观性,却忽略了对公园安全防卫要求的考虑。因此有必要引进国外“通过环境设计预防犯罪理论”,并就我国城市公园与犯罪行为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探讨适用于我国的基于犯罪预防的城市公园规划设计对策。本文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通过整理2010年到2015年六年间发生在重庆市主城区城市公园的犯罪案件,并对这些案件的数量、类型、发生时间、空间分布进行分析,总结出城市公园犯罪行为的规律特点。再以通过环境设计预防犯罪理论(Crime Prevention Through Environmental Design,简称CPTED)中包括领域感、监控、通道控制、意象和环境维护、目标加固和活动支持在内的六大核心要素为调研内容,对犯罪案件最多的10个城市公园进行实地调研。通过调研分析城市公园物质空间环境与犯罪之间的关系,找出其中影响犯罪行为发生的环境因素。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以犯罪预防为目的,城市公园为载体,从物质空间环境、社会环境氛围和安全技术措施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策略。首先,通过规划设计的方法,在城市公园中构建可防卫的物质空间环境,具体可以通过对公园周边用地、周边交通和周边建筑的宏观规划,以及对公园自身边界、空间层次、地形、出入口、道路系统、照明系统等环境要素的微观设计来实现。其次,通过社会环境氛围的引导,增强使用者的空间归属感和责任感,自觉维护公园安全,以减少公园不良行为和犯罪的发生。最后,强调引进现代的安全技术措施,增强公园自身的防卫能力。本次通过城市公园犯罪现象的剖析,深入分析了城市公园的物质空间环境与犯罪行为间的关系,并就城市公园犯罪问题提出了具有针对性和实用价值的对策,丰富和补充了通过环境设计预防犯罪理论体系,为今后城市公园建设中提升公园的安全防卫能力有较强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