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微博圈知识扩散网络结构研究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banb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一种即时共享、传播速度快、辐射范围广的自媒体工具—微博,受到人们的青睐。不知不觉中,微博已经成为网络学习中很重要的一种环境。以这种环境中的交互情况为度量方式研究“教育技术”微博圈知识扩散的情况,可以一窥教育技术领域利用微博进行学习、创新的现状,将来使我们利用微博进行网络学习朝着更高效的方向发展,从而创造和共享更多更好的学习资源。本文立足于对“教育技术”微博圈知识扩散情况进行研究,借鉴社会网络分析及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分析了知识扩散网络的结构特征以及动态演变规律。对于知识扩散网络结构研究主要从社群结构和小世界性质两个角度进行,最后发现“教育技术”微博圈的网络结构集中化程度不高,结构脆弱,小世界性质不明显以及出现地位不平等的现象。对于知识扩散网络的动态演变规律,首先根据知识信息量在时间轴上的变化,将知识信息周期性曲线图划分为三个阶段:生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其次比较论文产出量的周期性曲线图与知识信息周期性曲线图,发现走势基本一致,同样表现为三个阶段,但是出现了“来得快,退得慢”的新特征。最后,收集三个阶段的交互数据,从整体网络以及个体行动者两个层次比较三个阶段网络结构的变化,结论是用户黏性不高,很难持续关注话题,成熟期知识扩散情况不如生长期和衰退期。总的来说,“教育技术”微博圈的知识扩散情况不理想,主要表现在用户之间存在着一些不平等交流和交流深度不够的问题,笔者对教育技术领域利用微博进行学习的现状提出了一些改进策略。比如,建议多发一些原创、聚合的博文;加强核心人物的作用;组建微群、组织微话题;线上活动和线下活动结合;与教育应用活动的开展相结合等。
其他文献
期刊
期刊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伴随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步伐,教育作为培养人才和开发人力资源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教师队伍则是教育事业发展最核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