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化—电解工艺制备自脱附超细铜粉的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rgreghrtgtrg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细铜粉特别是纳米铜粉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它被广泛用于润滑油,电子浆料,催化、医药、生物过滤器以及其它领域。同时,铜粉的形貌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其应用领域造成影响。电解法是目前最常用的铜粉制备方法之一,但是粉末的人工脱附及易氧化性能一直是困扰铜粉生产和应用的重大问题,因此,电解的过程中,在粉末粒径和形貌可控的基础上,提高工艺的能量利用率,并实现粉末的自动脱附及抗氧化处理,对于降低铜粉的生产成本及扩大应用范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超声乳化技术与电解技术相结合,通过对乳化剂的优选,建立了新型乳化-电解工艺体系。结果发现采用H2O/B/油酸体系所制备的粉末为超细级的鱼骨状粉末;采用H2O/C/油酸体系所制备的粉末为纳米级的球状粉末。并且,采用这两种体系所得粉末均能够自动脱附,且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铜粉粒径和形貌的差异以及自脱附和抗氧化机理归因于在超声作用下微乳相电解液的形成。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在H2O/B/油酸电解液体系下,电解质浓度、pH值和电流密度均对所得铜粉的粒径和电流效率具有显著性影响;在H2O/C/油酸电解液体系下,只有电解液pH值和电流密度对铜粉粒径具有显著性影响,且程度较H2O/B/油酸体系小,工艺因素对电流效率的影响规律与H2O/B/油酸电解液体系相同。对于H2O/B/油酸电解液体系,当电解质浓度为0.07mol/L,pH值为3.5,外电流密度为0.08A/cm2,所沉积铜粉的综合性能最好,其粉末粒径约为1.68μm,电流效率约为79.8%:对于H2O/C/油酸电解液体系,当电解质浓度为0.07mol/L,pH值为3.5,外电流密度为0.06A/cm2,所沉积铜粉的综合性能最好,其粉末粒径约为33 nm,电流效率约为76.8%。在上述基础上,深入探讨了工艺参数对粉末性能的影响机理。粉末粒径取决于晶核形成速率与长大速率之比,其中,晶核的形成速率与过电位成正比,晶核的长大受电化学反应过程控制。电流效率取决于析铜速率与析氢速率之比,此两速率均与反应所需标准活化能密切相关。通过工艺参数对电流效率影响规律的数理拟合发现,电流效率随电解质浓度的增加呈幂函数关系增加,随pH值的降低呈负指数函数关系降低。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反复使用高浓度氧(high-concentration oxygen,HO)治疗可引起早产儿视网膜病(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和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
人力资源作为企业发展与日常经营的重要保障,如何充分激发出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与主观能动性,以此来提升企业的运作效率与市场竞争力,是每个企业都需要积极探讨与执行
笔具的出现是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的发明使文字得以发展,历史、文化得以递嬗与交流,它作为传统造物的重要组成部分,表现出深远的文化、艺术和社会意义。此外笔具更是现代
目的:本研究收集了全国五个中心1499例高血压患者的临床四诊信息、临床医师的现场辨证和为患者当时处方用药等资料;建立了“方证对应”的临床研究数据库,通过数据处理、统计
<正> CO中毒,尤其是重度CO中毒,首推高压氧治疗,一旦形成中毒性脑病出现去大脑皮质综合征后往往预后很差.最近我们以维脑路通、脑心舒为主治愈一例高压氧治疗27次无明显效果
稳中求进,稳是主基调,稳是大局。稳中向好,才能积极进取,在改革开放和结构调整等方面迈出更大步伐,实现高质量发展。省政府公布《促进“六稳”政策措施落实工作方案》,推进落实全省
报纸
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加速了"地球村"的到来,这在一定程度上让不同地域的文化、风俗、社会有机地融合到一起,这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彼此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对于文化之间的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