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通过Nd:YAG激光、Er:YAG激光、氢氟酸(Hydrofluoric Acid,HF)对陶瓷表面进行预处理,探讨激光对陶瓷表面预处理的作用效果,评估激光蚀刻对于陶瓷与树脂之间粘接强度的影响。临床上常常通过使用HF对陶瓷表面进行预处理,但HF本身的挥发性、对牙龈的腐蚀性和毒性始终是一大限制。Nd:YAG激光、Er:YAG激光都是临床上常用的激光,具有操作简便且对软组织无损害等优势。本研究选择这两种激光和HF对三种不同的陶瓷进行表面预处理,包括二硅酸锂加强型玻璃陶瓷IPS e.max CAD、氧化锆加强硅基锂基玻璃陶瓷Vita Suprinity、纳米复合陶瓷Lava Ultimate,来探究激光对于不同种类陶瓷是否具有一定的蚀刻作用,并比较激光和HF的作用效果,进而探究陶瓷预处理最适宜的方法。方法:利用金刚石线切割机流水下切割陶瓷,大小约5 mm×5 mm×2 mm,每种陶瓷各选取无缺陷者52片,其中IPS e.max CAD和Vita Suprinity陶瓷按照使用说明进烤瓷炉烧结结晶,室温下自然冷却后使用400目,600目,800目,1000目砂纸打磨,使用蒸馏水进行超声震荡10 min,随后取出,气枪吹干,每种陶瓷按照不同的处理方法随机分为四组,每组13片:1.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2.HF蚀刻组(HF组);3.Nd:YAG处理组(NY组);4.Er:YAG处理组(EY组)。在预处理完成之后,每组随机抽取一片进行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观察。随后将处理后的瓷片包埋在自凝树脂中,在每个瓷片粘接面上粘上预先打有直径为3 mm圆孔的单面胶带,按照Vario Link N操作说明在处理过的瓷片表面依次涂布硅烷偶联剂和粘接剂,与预先制备的树脂小棒进行粘接。将制备的粘接试件在室温下静置24 h,并于37°C恒温水浴24 h,取出后利用力学万能试验机进行剪切强度(Shear Bond Strength,SBS)测试,并利用ECL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系统观察各组试样的断口形貌,评价其破坏模式。采用SPSS2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双因素方差分析及LSD多重比较测试对测量数据进行比较分析,p<0.05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SEM结果显示:各组陶瓷经HF酸蚀处理之后,陶瓷表面粗糙程度明显增加,玻璃相溶解,IPS e.max CAD陶瓷表面可以看到不同方向的晶体,Vita Suprinity陶瓷晶体排列较为整齐,Lava ultimate陶瓷还可以看到大量填料暴露,分布较为规则。Nd:YAG激光蚀刻之后,可以看到IPS e.max CAD陶瓷表面呈凹坑状缺损,凹坑中可见晶粒;Vita Suprinity陶瓷可见大量晶粒暴露,排列不规则;可见Lava ultimate陶瓷表面出现了融化现象,并有凹坑状变化,周围出现裂隙。Er:YAG处理之后,IPS e.max CAD表面可见大量晶体颗粒分布,Vita Suprinity可见一大凹坑,整体呈叶状,Lava ultimate可见大量凹坑,表面整体呈现多层云雾状,排布不规则。SBS结果显示:在IPS e.max CAD陶瓷中,HF组获得了最高的SBS值(12.65±3.23MPa),EY组最低(p<0.05)。在Vita Suprinity陶瓷中,NY组获得了最高的SBS值(11.5±2.62 MPa),但是各组间的差异并不明显(p>0.05)。而在Lava ultimate陶瓷中,其中以HF蚀刻组(5.09±1.03 MPa)的SBS值最高(p<0.05)。ECL结果显示:对于IPS e.max CAD,Vita Suprinity两种陶瓷来说,三个处理组中的混合破坏及内聚破坏的试件数量都有明显的增加,界面破坏的数量有明显的减少,且Vita Suprinity陶瓷在NY组中内聚破坏数量略多,IPS e.max CAD陶瓷在HF组的内聚破坏较多。而Lava ultimate陶瓷各组皆是以界面破坏为主,在三个处理组中的混合破坏的试件数量有所增加,但是数量都不多,并且没有内聚破坏的存在。结论:1.不同陶瓷材料对于同种处理方式的反应情况并不相同,会对陶瓷与树脂之间的粘接强度造成影响。2.使用Nd:YAG激光和Er:YAG激光对IPS e.max CAD陶瓷及Vita Suprinity陶瓷进行预处理,可以明显提高这两种陶瓷的粘接强度,并且Nd:YAG激光效果更佳。3.对于Lava ultimate陶瓷来说,无论是Nd:YAG激光还是Er:YAG激光,对陶瓷与树脂之间的粘接强度都有积极影响,但是提高幅度并不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