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广泛运用,使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媒介迅猛发展,它在带来新的传播手段的同时,也催生了诸多新问题需要及时加以研究解决。随着信息传递技术的高速发展,微博一时间成为了互联网上炙手可热的“新名词”,它的出现使得整个社会进入了高度媒介化的透明时代。近年来,全球各类突发公共事件频发,不仅给人类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造成危害,还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无数案例表明,许多突发公共事件都与微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这些事件中微博迅速成为了事件的第一报道者和传播者。中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各种风险和危机伴随而来,微博的出现不仅为民众获取信息提供了新渠道,同时也为谣言提供了新的丰富土壤。随着微博的迅猛发展,微博谣言的出现引起了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应对突发公共事件中微博谣言的传播,这是本文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也是笔者关注的重点。本文从微博和突发公共事件两者概念的界定入手,在对微博的特点和突发公共事件的分类及特征分别进行研究后,针对微博在突发公共事件中扮演的角色进行了深入分析。随后论文针对突发公共事件中微博谣言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深入阐述,同时通过传播学理论中经典的“5W”传播模式分别对微博谣言在传播过程中的传播者、受众、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与传播效果等节点进行分析。针对微博谣言的传播流程,笔者从微博谣言的潜伏期、爆发期、变种期、消亡期四个阶段加以研究。在理论分析的同时,以日本3·11大地震震后谣言的传播为案例,研究了突发公共事件中微博谣言的社会危害,对微博谣言的控制提供了启示。未来微博的力量不容小觑,因此如何应对微博谣言对突发公共事件的顺利解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论文最后落脚点依然落在微博谣言的应对策略上,笔者认为只有通过微博网站、舆情监测部门、立法机关和普通网民四方面的共同努力并采取实际可操作的措施,才能最大程度上杜绝微博谣言的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