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二级供应链的RFID技术投资决策及成本分摊策略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zhe16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RFID技术作为现代物流实现自动化和信息化的关键技术,可以完全避免商品的错放现象,也可以减弱商品损耗问题,因此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于提高供应链的绩效。虽然投资RFID技术将使得供应链运作透明化,但也将给各厂商带来投资成本压力。目前,RFID的高成本已成为阻碍其应用推广的重要因素,降低RFID标签单位成本成为现阶段供应链参与方需共同解决的问题。本文致力于从学术的角度探究投资RFID技术前后各参与方的决策和收益的变化,寻找一个合理的RFID成本分摊方案,鼓励供应商和零售商采用RFID技术,形成规模效应,以降低技术标签成本。  文中基于由一个供应商、一个大规模零售商以及一个小规模零售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考虑供应商作为Stackelberg模型中的领导者,大规模零售商和小规模零售商相继作决策的过程,加入RFID技术对商品损耗的恢复比率,研究采用RFID技术前后损耗恢复率对供应商和零售商最优决策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考虑RFID标签成本分摊时批发价格、标签单位成本对成本分摊比例的影响,通过数值实验对比分析供应商独立承担RFID标签成本和采用标签成本分摊两种不同的承担方式下,供应商、零售商和供应链的收益与标签单位成本的关系。  结果证明随着损耗恢复率的增加,供应商提高产品批发价格,零售商的订货量和市场价格随之下降;采用RFID标签成本分摊时,随着商品批发价格的上涨,供应商将降低零售商的成本分摊比例。最后通过数值实验说明了供应商在成本分摊时的收益高于独自承担成本时的收益,但供应链总收益在供应商独自承担标签成本时高于标签成本分摊。
其他文献
  仓单质押业务是指出质人以合法占有的货物向质权人出质,作为质权人向商业银行授信融资的担保,监管人接受质权人的委托,在质押监管期间按质权人指令对质押物进行监管的一种业
【摘要】为切实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进一步研究和解决新形势下农村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全面把握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为开展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打好基础,就包拉温都乡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进行调研,从中发现问题,得到启示,并针对问题提出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基层党建 ; 启示 ; 经验  【中图分类号】D26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36-0273-01  一、基
移动支付和快递业务的迅猛增长,有力地支撑了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网络购物已成为人们日常消费的主要方式之一。由于无法现场体验,不能感知商品的真实质量,消费者通常会在在做出购
20世纪90年代连锁零售业在我国逐步兴起,经过十几年的快速发展,已经占据了国内零售业市场的主导地位。加入WTO后,随着我国对外资零售企业各种限制性条款的完全取消,具有资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