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炭疽菌是一类在全球广泛分布的真菌,可为害各种经济作物,造成严重的损失。本试验为进一步明确四川省园林植物炭疽病病原种类,为炭疽菌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于2017年至2018年期间,从四川省德阳市、绵阳市、内江市、泸州市等14个市区120多种园林植物上共采集265份疑似炭疽病的样本,通过组织分离和单孢纯化共获得200株炭疽菌株。经过形态学特征及多基因分子鉴定可将200个菌株进行准确鉴定,主要结果如下:将获得的200个炭疽菌,用GAPDH基因进行鉴定,可分为7大类,然后选用ITS、GAPDH、ACT、TUB、CHS和ApMat 6对基因序列将从胶孢复合种选取的31株炭疽菌准确鉴定为4个种,对于26个其他复合种菌株则选用ITS、GAPDH、ACT、TUB和CHS 5对基因进行鉴定,可将其鉴定为11个种,其中1个菌株鉴定地位不明。所有供试菌株中C.siamense的数量最多,为78株,占总菌数的39%,为优势种。从各区域讨论,C.siamense也是川西南、川南和川中的优势菌,而川北的优势菌为C.gloeosporioides。致病性测定结果显示,14种菌都能对苹果和柑橘致病,除了C.gigasporum、C.kahawae和C.spaethianum 3个种对辣椒没有致病性外,其余种对辣椒均能致病,且均没有寄主专化性。综合分析致病性强的菌有C.siamense、C.gloeosporioide、C.liriopes和C.fioriniae。药剂试验结果为:6种杀菌剂对不同炭疽菌的毒力排列顺序为:吡唑醚菌酯(98.1%)>咪鲜胺(96.1%)>戊唑醇(97%)>苯醚甲环唑(96%)>甲基硫菌灵(97.5%)>代森锰锌(80.5%)。从覆盖率较大的四种炭疽菌进行分析,对C.siamense、C.karstii和C.fructicola毒力最大的药剂是吡唑醚菌酯,而对C.gloeosporioides毒力最大是咪鲜胺。病原菌对药剂敏感性与其生长速率快慢没有必然联系。代森锰锌对炭疽菌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最好,这与该药剂对菌丝生长抑制作用结果完全相反。综合分析,推荐将戊唑醇作为首选药剂,咪鲜胺、吡唑醚菌酯可与其轮换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