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的会计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探索——以云南高职院校为例

来源 :云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ngcour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国家重视与大力发展高职教育,高职院校的招生规模在2004年至2008年之间不断扩增,却在2009年因高考考生的减少,高校的扩招,学生出国留学的人数增加,以及高职院校学生的质量与用人单位需求之间存在差距等问题出现拐点。高职教育作为国家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兼备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所培养的对象主要为具有熟练职业技能的实用型高等技术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企业快速发展的程度对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高职院校所提供的从业人员素质与企业的需求却存在一定的差距,学生从学校到企业后很难实现零距离上岗,所学知识难以与企业的工作过程无缝结合。而作为家长与学生报考积极、就业期望较高的会计专业,国内绝大部分高职院校都有开设,云南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开设比例超过61%,学生较多,同样也存在学生缺乏将知识有效的在工作过程中排序运用,导致工作链断点等现实问题。在上述情况下,为了巩固高职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有效积极的发挥高职教育对社会所需的实用性人才的培养力度,高职教育的现状必须要根据社会需求进行改革。目前,在借鉴国外先进高职教育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高职教育的现实情况,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课程教学改革成为很多学者关注的改革方向,并为国内一些领先高职院校所接受与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云南高职院校在这方面的改革却处于相对滞后的位置,仅有少数学校正在尝试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教学改革运用于工科类课程中,但运用于会计课程教学的较少,而且仅处于初始阶段。作为招生人数较多的会计专业,在面临大量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充分体现实践动手能力强的特点赢得市场竞争非常重要,这就要求高职会计课程必须按社会要求进行改革。  本文首先阐述了研究的背景,明确研究的意义,通过对国内外研究动态进行综述,从中明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为高职教育改革提供导向。在此基础上,对高职会计课程设置的现状进行阐述分析,对比省内外现状,找出差距所在,提出所存在的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分析提出基于工作过程会计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及方向,以《基础会计》教学改革为例说明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在会计教学中实施的可行性,最终提出基于工作过程的会计课程教学改革在云南高职院校实施的建议。  由于云南高职院校在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改革中相对滞后,促进基于工作过程的会计课程改革在教学中实施,在当前云南高职会计教育环境下,切实缩短学校所教与企业所需的距离是本文的期望。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及企业越来越认识到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在我国,民营企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而90%以上的民营企业普遍采用家庭或家族所有、主要家庭成员从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公司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企业逐步形成所有权与经营权两权分离的状态,股权激励作为降低公司代理成本的有效手段被上市公司广泛采纳。随着我国股权分置改革的不断推进,我国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实行股权激励制度。制造业上市公司是中国经济的主脉,是兴国之器,强国之基,股权激励在制造业上市公司中的运用也比较广泛,因此研究制造业企业的股权激励,对提高我国制造业企业经营能力、公司治理水平进而提高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