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已被人类社会的发展所证明,而近年来国外欠发达国家不断上演的粮食危机以及由此引发的政治动荡,使我们更加深刻认识到农业基础性地位的重要性。对于我们这样一个有着8亿多农民的农业大国来说,切实推进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是一项迫切的任务,这也是党中央自2004年以来连续10年出台指导“三农”工作“一号文件”的原因。其中,作为中国第一人口大省和重要的粮食主产区,河南如何在土地供需矛盾加剧、农业和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低下的背景下,做到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建设中原经济区成为亟待破解的新命题。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核心是以人为本,以农民为本。应把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为关键点,同时需要在以往的单纯经济增长和结构优化升级基础上,把农村生态建设、乡风文明建设以及农业高等教育重心下移作为新的着力点加以统筹。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中,农业高等院校不可或缺,应该以服务新型农业为导向大力推动高等农业教育的转变,让农业科研成果和农业人才培养真正成为中原经济区乃至中国三农事业发展的长久驱动力。文章在探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含义以及必要性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相关理论,重点对河南农业大学自发进行的“9:1”模式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创新试验进行调查研究,重点分析和总结该模式试验依据、成果、意义和推广价值,旨在从中管窥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的有益尝试,为中原经济区乃至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提供决策样本。论文首先在对我国农业发展现状以及河南省农业发展现状的阐述中,指出我国农业发展方式中存的问题和矛盾,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向。一方面要审视已有单一发展模式不足之处,另一方面提出要将经济、结构、产业以及教育结合在一起进行综合改革,继而引出河南农业大学“9:1”模式。论文第二部分通过对相关政策的解读和背景分析,指出“9:1”模式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意义,是顺时代、政策和民心的改革试验。在“9:1”转变农业发展模式如何运作以及成效部分,较为详细介绍了河南农业大学实施该试验的思路和部署。高端研究成果和行之有效的农业科技推广队伍是河南农业大学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基础,校地合作的良好运转是实验效果达到了预期目标。论文结论明确,“9:1”模式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试验是一项有着良好基础、长远打算、科学规划和认真实施的创新实践,对中原经济区建设和农业发展方式实现真正转变有着良好的示范作用:第一,充分发挥农业科技的作用,向科技要空间,向科技要粮食,用90%的土地,完成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的增产目标是完全可能的。第二,农业产业集聚区是撬动无工业基础的传统农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杠杆,是促进当前河南大部分农村发展、农民致富的有效途径。第三,当生态文明、精神文明、科技教育都在农村安家时,新农村建设也就近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