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报如何践行“以人为本”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an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6月20日,在《人民日报》创刊60年之际,国家主席胡锦涛视察人民日报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是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根本要求”。至此“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延伸到新闻领域,成为新时期我国新闻事业改革的指导思想。在新思想的带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双重作用下,新闻领域呈现出更加活跃的状态。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以党报为代表的传统媒体面临着市场化竞争、国际话语权的争夺和国内舆论引导的多重压力。以人为本的新闻理念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指导意义。如何更好的实践以人为本将成为党报未来发展的重大课题。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报对此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而《人民日报》,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其举动更是有着“风向标”的意义。在胡锦涛讲话一年之后,《人民日报》重磅出击,开始了其发展史上的第四次扩版,不仅在增加容量上做文章,更推出了一系列全新的栏目。在“6.20讲话”后一年,《人民日报》就有如此大动作的改革,不能不说是对“以人为本”新闻理念一次很好的回应和实践。本文要考察的《人民观察》便是这次改革最大的亮点之一。以深度报道为报道特色的《人民观察》在报道方式、报道风格上都体现了人民日报在新闻观念上的人本转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人民日报》的改革方向,这也是本文选取其作为分析对象的原因。本文将对该栏目的新闻报道进行数据统计和文本分析,具体展现其是如何实践“以人为本”新闻观念的,总结出该栏目的有益经验,希求对未来党报的新闻改革以借鉴和启示。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一、以人为本的内涵。分别从哲学、政治学和新闻学的角度阐释“以人为本”的内涵,其中“以人为本”新闻观的理论渊源是本章的重点。二、以人为本新闻观念演变对党报改革的影响。以《人民日报》的四次扩版为线,梳理出以人为本的新闻理念不断丰富的过程及这个过程对党报实践产生的影响。三、介绍《人民日报》在2009年7月改、扩版中,推出的新栏目《人民观察》。重点是对其亮点就行概括分析。四、《人民观察》如何践行“以人为本”。对《人民观察》开栏以来的所有新闻作品进行定量、定性及文本分析。针对胡锦涛总书记对“以人为本”新闻工作的几点要求,分别从选题、报道方式、舆论引导、报网互动四个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出不同于传统党报模式的新的报道方式,总结其在践行“以人为本”中的有益经验。该部分是本文的重点所在。
其他文献
本篇论文从豪斯的翻译理论出发,对莫言作品《红高粱家族》德译本中民俗文化的翻译进行批评。豪斯区分了“显性翻译”和“隐性翻译”。她非常重视源语言文本的地位。在她看来,
该文通过对中压配电网基本接线方式的分析,提出影响供电可靠性的主要因素,用模式后果分析法对基本接线的可靠度进行评估,并分析主要因素变化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有助于指导中
针对塔河油田注N2提高采收率中可能发生沥青质沉积伤害储层的问题,通过注气相态分析和黏度测试分析了注N2对原油组分、性质的影响,采用岩心驱替装置通过注气吞吐沥青质沉积实
数学是一门能够开发学生大脑智力的学科,也是一门与生活联系最紧密的学科,所以,这门课程备受社会的关注。但是近年来,许多小学生对数学课程产生了不良的学习态度,导致成绩很
提出了一种针对反向响应过程的PID控制器整定方法。该方法通过配置一对复数极点的位置和调整比例增益,获得令人满意的输出响应。仿真结果表明,在抑制超调和负调方面,该方法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