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tDNA控制区、cyt b基因及核DNA微卫星标记的长吻鮠种群遗传学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yun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吻(鱿)是我国特有的经济价值较高的珍稀鱼类物种,曾经分布于辽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和闽江。近几十年来,由于过度捕捞、环境污染、人为干扰等因素造成野生种群资源量快速下降,在许多河流中已经或近乎消失。目前,长吻(鱿)主要分布于长江干流和少数湖泊中。在长江干流的上游,三峡大坝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葛洲坝是最早建设的水电站。大坝的上游和下游之间在地貌和水文等特征方面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人为导致的片断化可能引起长吻(鱿)的种群结构和遗传分化,及遗传多样性的减少。本研究基于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控制区(control region或D-loop)和细胞色素b(cytochoromeb,cyt b)及核DNA微卫星标记(microsatellite)等分子标记技术分析长吻(鱿)在长江上中下游12个取样群体(宜宾,重庆,万州,宜昌,武汉,黄石,九江,彭泽,安庆,无为,南京,南通)的遗传多样性、种群结构和种群历史动态,并探讨其形成机制及三峡大坝和葛洲坝的可能影响。论文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1.遗传多样性研究概要及鱼类线粒体研究概述。   2.通过分析采自长江水域的长吻雏mtDNA控制区和细胞色素b的序列,研究其遗传变异和种群结构。结果显示:基于线粒体控制区,132个体具有61个单元型,单元型多样性高(h=9770±0.0041),但核苷酸多样性低(π=0.0081±0.0043)。通过线粒体细胞色素b揭示132个体具有22个单元型,单元型多样性(h=0.5417±0.0519)和核苷酸多样性低(π=0.0019±0.0012)均低于控制区。中接网络分析揭示两个星型分布模式。歧点分布分析均发现一个光滑的单峰分布,这暗示:在瓶颈效应之后,这个物种经历了种群扩张或者起源于较小的奠基种群。细胞色素b的种群扩张的时间与来自控制区的计算结果相似,分别在139000~348000年前和大约在169000~337000年前,即处于更新世中期。分子变异分析(AMOVA)和系统发生重建分析均未能把来自不同地理种群或不同水域的单元型分为独立的进化枝,特别是位于葛洲坝和三峡大坝上下游的种群,这暗示近期建立的大坝可能还没有显著影响长吻鲵的种群分化。   3.通过磁珠富集的方法分离长吻(鱿)的微卫星分子标记。将基因组DNA酶切,梯度离心收集300~800bp片段并纯化,连接Olig0接头,用生物素标记的寡核苷酸(CA)15作探针与其杂交,杂交复合物结合到包被有链霉亲和素的磁殊上,然后将这些片段洗脱,PCR扩增,进行克隆构建“基因组文库”,再通过荧光标记的探针(CA)15进行2次杂交筛选,所得到的阳性克隆测序。选取36个阳性克隆并测序,设计并合成22对经PCR筛选,其中17对引物扩增出多态性条带在30尾长吻(鱿)个体中检验。结果表明:这些微卫星位点具有较高的多态性,可以用于长吻(鱿)种群结构和遗传多样性等研究。   4.运用多态性较高的10对微卫星引物,对12个种群141个体进行了遗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长吻(鱿)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10对微卫星引物共检出232个等位基因,12个种群的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8918。AMOVA和种群的成对比较(Pair-wisecomparison)分析表明,不同种群之间的遗传分化水平低,但是具有显著的固定指数,这提示长江水域长吻(鱿)在遗传上是相连的。低水平的遗传分化表明近期修建的大坝可能没有改变长吻(鱿)的遗传多样性。这被分配检验进一步支持。另外,瓶颈效应分析表明,长吻(鱿)种群在近期经历了遗传瓶颈。
其他文献
摘要:就是要满足受教育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需要,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满足经济发展对从业者素质需要的教育。  关键词:职业教育; 自我管理 ;知识 ;能力  中职教育面对的是在中考选拔过程中被淘汰的学生,肩负着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重任。职业教育是在“教育”二字前冠以“职业”的教育。就是要满足受教育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需要,满足社会发展需求,满足经济发展对从业者素质需要的教育。如
衰老是一个复杂不可逆的生理过程,其表现主要包括生物学功能随时间下降、对多种压力的抗性下降及对各种疾病的易感性增加等三个重要的方面。研究显示基因组稳定性、端粒损耗程度、表观遗传学、蛋白质稳态、线粒体状态、营养感应、细胞间通讯、干细胞更新和组织再生能力等分子标志与衰老密切相关。衰老研究的主要目标之一在于通过发展干预措施和手段(如已经研究较为深入的热量限制干预和首个应用于临床试验的二甲双胍药物干预等)从
岩体结构面的渗透特性是大型水电项目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在总结现有裂隙岩体渗流模型和求取裂隙岩体水力学参数方法的基础上,设计研发了一套简单实用的原位渗透变形试验仪器
水稻为喜温植物,其生长发育各个时期都可能受到低温伤害,而苗期耐冷性与其它时期耐冷性密切相关,是种质资源耐冷性鉴定的主要依据,同时也是研究水稻耐冷性机理的重要内容,因此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黑龙江省为高纬度稻作区,水稻资源丰富,但冷害较为严重,对黑龙江省主栽水稻品种苗期耐冷性的研究将为水稻遗传育种和耐冷机制的阐明提供理论和试验依据。本研究以116份黑龙江省主栽水稻品种为材料,根据死苗率、叶片卷曲度
本文在较全面地回顾国内外水资源供需分析等理论研究和科学实践的基础上,分别对水文模型、社会经济预测、需水预测、可供水量计算以及水资源供需分析等理论和研究方法进行了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