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公平性的公交线网优化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ame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现社会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也是维持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以人为本的“公平性”思想,在公交领域就是既要考虑人人公平享有公交资源的权利,又要考虑不同群体、不同地区的差异,两者兼顾来实现公交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优化。公交线路网的优化是公交资源分配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目前的公交线路网优化方法通常以系统最优作为目标,没有考虑公平性问题。这种情况下,可能会有公交系统目标得到了优化、而某些地区或某些乘客没有获益甚至受损的现象出现。因此,如何在公交线路网优化中保障乘客出行利益的公平,防止优化后出现“优者更优、差者更差”的两级分化现象,是公交线路网优化面临的新问题。正是基于此目的,本文将公平的理念引入到公交领域。公交公平的内涵是社会成员通过公交出行获得均等的参加社会活动的机会,其本质是乘客平等的享用公交资源及其带来的出行便捷。将公交公平分为横向公平与纵向公平两类:横向公交公平就是指自己与其他人所享有的公交资源或利益进行比较,如同一公交网络中不同个体或群体的公交资源占有量比较;纵向公交公平就是对自己不同时间下所享有的公交资源或利益进行比较,如公交线网优化前后同一个体或群体出行利益的比较。针对公交线网优化的对象,将其公平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后一种情况,即,在公交线网的优化与调整时,应尽量不得牺牲个别OD点对的利益,使其公交出行状况比优化之前变得更差;如果为了实现系统目标不得不损害某些OD点对的利益,那么也应该将不公平程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根据公交线网优化中的公平性分析,构建了以出行时间、出行费用、出行可达性以及线路长度为主要内容的公平性指标体系。利用该指标衡量网络优化后公交乘客的受益或受损程度,并以此建立了含公平性约束和其它常规约束的公交线网优化模型,用蚁群算法对模型求解。文章的模型以直达客流密度最大为优化目标,求解算法以首先考虑布设客流密度最大的路段作为候选线路,而公平性约束条件则把对OD点对的利益损害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体现了对拥挤路段“重点优先考虑、相对公平优化”的思想。最后以一个算例对本文提出的优化方法进行验证。算例的结果分析表明,在实现公交线网总体效益的同时,公平性约束条件可以将公交乘客的出行受损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因此也证明了本方法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从世界范围看,农民失去土地进入城市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和普遍规律。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土地被征用,失地农民数量日益增多,越来
<正>"分与合"是小学数学起始阶段认数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学生加深理解数的大小、把握数的关系,以及学习加、减法的计算等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笔者试图从不同的维度对这
特色工业园区是新型的工业园区,它的建设促进了同类产业的集聚和整合,形成了产业整体竞争优势,是当今许多地区发展区域经济和形成产业集群的有效形式和重要载体。2002年,重庆
"众创空间"创业平台的构建,顺应了网络时代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对于培育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各类青年创新人才和创业团队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众创空间"的内涵分析,以
本研究在文献综述、开放式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中职生社会信任的理论构想,编制了中职生社会信任问卷。并结合“青少年自我价值感量表”,对重庆市几所中职
本文以制动力矩系数最大、启效时间短及恒转矩工作范围大作为液力缓速器设计的目标,着重做了以下工作:在分析和阐述液力缓速器工作特性的基础上,运用CFD技术,建立了液力缓速
山地是人们自古以来就崇尚和向往的地方,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宝贵资源。山地环境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使其景观建设较之平原地区面临更多、更复杂的问题和矛盾,解决问题的方
我国医院生存发展的内外环境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卫生体制改革正使各类各级医院面临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广大基层医院受其自身的资金、技术、规模、人员等方面的限制,以及旧
词汇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主要内容,对于英语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主要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诸多方面。根据调查发现,当前大
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能力、促进学生综合发展是高职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目标。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学习质量和能力的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强化学生关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