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频率稳定度时域测量方法及实现——频差倍增法及双混频时差法综合应用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an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在很宽的频率范围内对非标准信号需要具有较高的测量精度。然而在测量精度与仪器的成本,复杂程度和应用条件之间存在着矛盾,具有高精度,低成本,和简单结构的测量仪器备受欢迎。本文的目的也就是研究满足这样一种要求的测量系统,具有较高测试精度,较宽测试范围,同时系统结构简单,成本较低,方便应用的短期频率稳定度测试仪。文中针对目前国内外短期频率稳定度的测量技术的发展,对这个领域进行了研究: 1.简要介绍了频率源输出噪声模型,及其在时域频域不同的表示形式;短期频率稳定度的物理意义及其表征,包括在时域和频域的表征,以及这两种表征之间的联系和换算方法;接着阐述了阿伦方差的定义和计算方法;介绍了短期频率稳定度时域频域测量的常用方法,主要介绍了差频周期法,频差倍增法等;以及这些方案在电路中引入相位噪声的情况。 2.根据具体给出的指标,我们用一个具体的实例来说明测量短期频率稳定度的方法和过程。选用频差倍增法,分三个部分:频率发生部分,频差倍增部分和混频调制部分,设计完整的硬件电路,整机自校精度达到10-13/s量级。并对其噪声性能做了比较详细地说明和分析。 3.针对频差倍增方案实现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案;选用另一种短期频率稳定度的时域测量方法,双混频时差法再次实现短稳的测量,详细论述了双混频方案的测量原理,并对公共源引入噪声的影响做了说明和推导;实现硬件电路;在软件设计上,设计了相应保障其测量计算可信度的算法。 4.总结和比对这两种不同的方案,根据测试结果分析其优缺点,指出各自适用的范围。
其他文献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速宽带通信系统被应用于实际中,然而,由于低速率(LBR)和甚低速率(VLBR)语音通信是提供安全和保密语音通信的有效工具,故仍然比较重要,一直备受关注。另外
一次性气囊导尿管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刺激性小、固定牢固等优点.与普通导尿管比较,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发现存在一些问题,现介绍如
近年来,WMN(Wireless Mesh Network,WMN)成为无线通信领域研究的新方向,其目的是为用户提供高速Internet接入服务,随着互联网用户的不断增加,多网关WMN应运而生,同时高效稳定
主动脉球囊反搏术(简称反搏术)是一项介入治疗方法,是在X光引导下,用导管经皮肤导入一个30~50 cc的球囊放入主动脉,球囊会因应心脏膨胀或收缩,其目的是提高血压的舒张压,从而
目前,卫星通信的深入发展迫切要求构建与之适应的空间通信网络,同时,地面Internet的发展,特别是覆盖范围的扩展,客观上要求空间节点的支持。天地一体化网络已成为未来网络发
语音增强技术作为语音信号处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语音信号处理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实际的应用环境中噪声种类多种多样,而且噪声的存在损害了语音信号的可懂度和语音
1临床资料:2002年~2010年我科收治了外院误诊平均半年之久的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患者30例,均表现为营养不良性巨幼细胞贫血,男22例,女8例,平均年龄36.8岁,其中20例原籍均在外地
现有的视频编码技术如H.264、MPEG-4 以及AVS等已经实现了对视频信息极大程度的压缩,以适应低码率数据传输的需求。即便如此,对视频信号的进一步压缩仍旧是技术人员关注的热点
级联码是由Forney于1966年提出的一类重要的纠错码,被广泛的应用于卫星通信、深空通信等系统中。Reed—Solomon(RS)码和卷积码(CC: Convolutional Code)的级联(RS/CC)充分利用了外码R
近年来,无线传感器技术取得了飞速发展,在军事、医疗以及商业领域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与此同时,无线体域网(WBAN)作为无线传感器网络(WSN)的一种特殊应用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