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汉语商标翻译为研究对象,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展开剖析,从而呼吁汉语商标翻译的规范性与实效性,呼吁正确理论对汉语商标翻译的指导。本文首先对中国的翻译理论进行了阐述与分析,然后对国外具有代表性的翻译理论,尤其是功能对等理论进行了全面探讨。基于以上的翻译理论研究并结合商标翻译成功与失败的两方面例子,作者得出以下结论:“功能对等”体现了商标翻译的精髓,因此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非常适合用以指导汉语商标的翻译。本文具体探讨了汉语商标翻译的几种方法。商标翻译的几种手段反映了语言的本质性特征,本文对此进行了综合分析。
本篇论文共由六部分组成,其主要内容概括如下:
第一章为引言,简要介绍了商标的重要性、商标翻译的重要性以及汉语商标翻译的重要性,阐述了文体和翻译之间的关系,并指出商标翻译属于应用文翻译。
第二章对中国传统翻译理论以及国外的代表性翻译理论做了介绍,重点探讨了功能对等理论。功能对等理论对汉语商标翻译的指导主要体现为以下四大原则:一,功能对等优先于形式对等;二,九个功能中的四个功能适合指导商标翻译;三,目的语文化倾向;四,目的语消费者心理因素。第三章介绍了商标的有关知识,包括商标的定义、商标的功能、商标的语言功能、商标命名以及商标的语言特点。
第四章探讨了在功能对等原则指导下汉语商标翻译的方法和技巧:拼音译法、音译、直译、意译、音译和直译相结合、音译和意译相结合、以及音译、直译和意译相结合。本章还探讨了关于如何更好地使汉语商标国际化以及重新命名是不是翻译的问题。
第五章对全文进行总结,指出功能对等理论完全适合汉语商标翻译,因而对商标翻译具有积极的指导价值。同时,还对汉语商标翻译的理论进行了探讨,共分五点:一是商标翻译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具体原则;二是关于商标翻译技巧的评论;三是关于形式对等和功能对等的探讨;四是探讨语言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五是讨论在商标翻译过程中译文不仅仅是接近原文,有时甚至可以超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