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配合梅花针治疗阴虚火旺型失眠疗效观察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ydaf0rx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采用随机对照方法,科学评价常规针刺配合梅花针叩刺背俞穴治疗阴虚火旺型失眠的治疗效果,探索出更好的方法来治疗失眠,同时为针刺及梅花针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提供可鉴依据。方法根据第三版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中失眠的西医临床诊断标准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1993年颁布的《中药新药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失眠的中医诊断标准,挑选出60例完全符合标准的阴虚火旺型失眠患者,随机分配到治疗组、对照组之中,两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常规针刺疗法结合梅花针叩刺背俞穴,针刺疗法选用神门(双)、内关(双)、四神聪、安眠(双)、太溪(双)、太冲(双)、照海(双),梅花针叩刺背俞穴从肺俞到膀胱俞,双侧均叩刺。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与治疗组选择同样的针刺穴位。治疗组与对照组病人隔天治疗一次,一个疗程7天,两组均治疗2个疗程。在治疗前后,对病人进行统计PSQI各指标评分与其总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通过针刺前和2个疗程结束后评分的的变化,进行临床疗效评估。结果将治疗者与对照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进行t检验和卡方检验,显示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两组失眠患者具有一定的可比性。经2个疗程的治疗后,治疗组的临床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将治疗组治疗后的PSQI总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后各个评分相对应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两组在针刺前后的PSQI各指标评分、PSQI总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进行差异比较,治疗后优于治疗前,都有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临床研究表明针刺配合梅花针治疗阴虚火旺型失眠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针刺,此法有助提高治疗阴虚火旺型失眠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  用临床随机对照的方法,以电子脉冲治疗仪疗法为对照,观察靳三针调神疗法治疗不寐的临床疗效,通过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比较这两种疗法的疗效是否具有差异
新的课程改革是一次全面的、根本性的改革,其内涵十分丰富,洋溢着时代的气息,充满了创新精神,它标志着我国小学语文课程的改革与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这就给小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的活动。课堂上一切活动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围绕教材、教师转,先教后学的教学机制,使得学生只能跟着教师学,复制教师讲授的内容。这种传统教育造就
目的:观察宽带汤加减治疗肾虚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扩展治疗肾虚血瘀型原发性痛经临床思路及宽带汤的临床应用,进一步验证和发展中医“异病同治”理论。  方法:将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