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经济是区域经济学的重要研究热点,在地区经济发展中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浙江省经过几十年快速发展,县域经济开始向城市经济转型,为区域经济增长注入新活力。城市经济增长受要素推动,技术改进和制度变革等因素的影响。在要素自由流动和区域关联的背景下,仅从区域内部考虑制约经济增长的因素,忽略空间相关性或空间异质性,有可能导致影响因素的有偏估计。因此立足空间经济视角,讨论空间异质性和空间溢出效应,对突破城市发展困境,重构城市发展体系,拓展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新空间,并带动经济转型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以区域经济外部性理论、梯度转移理论和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等理论为基础,采用1978-2014年浙江省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并利用GeoDa软件,对浙江省城市经济空间相关性进行测度,进行全域空间自相关的Moran’I指数和局域自相关的Moran’I指数分析。进一步地,本文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分设城市邻接矩阵和地理距离矩阵,实证检验了交通基础设施等因素的空间溢出效应,并将空间溢出效应进一步分解,深入剖析各因素空间溢出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及总效应。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本文发现:(1)1978-2014年Moran’I全局指数显著为正,浙江省城市经济呈现出明显的正空间相关性,存在空间集聚现象,经济发展水平高(低)的地区,相互邻接或距离更近。(2)浙江省城市经济空间发展高低集聚现象的南北分异特征明显。浙南地区呈现出较为显著的低低集聚现象。浙北地区则表现出高高集簇现象。(3)本地区经济增长仍旧离不开本地区的要素投入,与古典增长模型相一致。交通基础设施空间溢出效应显著为正,这种溢出效应在本地区和周边地区双向传递。产业升级对周边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4)周边地区的经济增长能够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直接和间接效应。这种溢出效应的传导不仅是由相邻城市引起,还体现在非邻接的城市之间。文章最后提出应重视浙江省城市经济发展的空间自相关问题,在全面认识空间相关性的前提下,发挥不同渠道的溢出效应,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