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期支气管扩张症患者气流受限与中医证型及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中国中医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om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研究背景支气管扩张症是多种原因引起的支气管树病理性、永久性扩张、并导致反复发生化脓性感染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当病变范围较广泛时可严重影响患者的肺功能,导致呼吸功能障碍。支气管扩张症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之外常见的气流受限性疾病,其中33%的支气管扩张症患者肺功能检查表现为重度气流受限。目前对于支扩症患者的气流受限研究较少,但多数学者认为支扩症患者合并气流受限可作为该病严重程度的标志之一,提示患者预后较差[1]。相关研究表明患者气流受限与其病程时间长、住院次数频繁、胸部CT病变范围广、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高、生活质量差均相关。尽管如此,国内外对支扩合并气流受限的研究认识相对匮乏,对于肺功能在评价支扩严重程度等方面尚无确切依据及统一标准。中医药在缓解稳定期支扩症患者的症状及改善生活质量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但对于支气管扩张症随着肺功能下降、中医证候演变研究尚未见诸报道。本研究通过收集支扩症患者资料,对稳定期支扩患者肺功能进行分级,并分别研究肺功能气流受限严重程度与体重指数、病程、急性加重次数、机体免疫功能及炎症指标、胸部CT评分、痰培养、中医证型、生活质量等方面的相关性,全面深入的认识合并气流受限的支扩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中医证型演变,以期提高对支扩症的认识与诊治水平。2.临床研究2.1目的通过对稳定期支气管扩张症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分析支扩患者肺功能受损、气流受限与疾病发展及中医证型演变的相关性。2.2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纳入的研究对象均来源于2017年8月至2018年3月就诊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肺病科门诊,共收集150例支扩稳定期患者,因8例未做肺功能检查予以剔除,最后纳入分析142例患者。根据患者肺功能检查结果,以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进行分级,分析气流受限与患者病程、急性加重次数、体重指数(BMI)、免疫功能及炎症指标、肺部CT评分、痰培养、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探讨中医证型证候的演变规律。统计方法:本研究应用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对于连续变量,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分类数据表示为百分比。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应用方差分析,不服从正态分布应用Kruska-WallisiH检验进行组间比较;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对于等级资料的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以P值<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结果2.3.1稳定期支扩症患者一般资料分析142例支扩症患者中女性100例,男性42例,男女比例为0.42:1,年龄最小20岁,最大83岁,平均年龄为58.69± 13.02岁。肺功能FEV1%平均值为(62.54±23.33)%,FEV1/FVC 平均为(68.61 ± 14.70)%。肺功能分级结果如下:FEV1%≥80%的患者35例(占24.65%),50%≤FEV1%<80%的患者 65 例(占 45.77%),30%≤FEV1%<50%者 26 例(占 18.31%),FEV1%<30%者 16例(占 11.27%)。2.3.2稳定期支扩症患者气流受限与体重指数相关性调查通过对患者BMI值进行数据分析,其中体重过低者51人(占35.91%),体重正常者65人(占45.77%),体重超重者20人(占14.08%),肥胖者6人(占4.23%)。肺功能分级与BMI值存在负相关,即肺功能气流受限越重,BMI值越低。2.3.3稳定期支扩症患者气流受限与病程时间、急性加重次数相关性调查对稳定期支扩症患者的病程时间与1年内急性加重次数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病程时间在不同肺功能分级组间不存在差异。1年内急性加重次数在不同肺功能分级组间存在差异,且二者为正相关:即气流受限越重,急性加重越频繁。2.3.4稳定期支扩症患者气流受限与胸部CT评分、痰培养阳性检出率、炎症指标、SGRQ评分之间的相关性调查通过数据分析可知,不同肺功能分级之间的胸部CT评分、铜绿假单胞菌阳性检出率、C反应蛋白、前白蛋白、SGRQ评分均存在统计学差异。且支扩症患者气流受限的严重程度与上述方面均有相关性,即气流受限越严重,患者越容易反复急性加重,肺部结构改变越显著,绿脓杆菌检出率越高,炎症水平越高(CRP升高,前白蛋白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差。2.3.5稳定期支扩症患者气流受限与免疫球蛋白相关性调查对免疫球蛋白数据分析可知,患者的IgA、IgE、IgG与肺功能分级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但只有IgG与肺功能分级之间均存在相关性,即气流受限越重,IgG越低。2.3.6稳定期支扩症患者气流受限严重程度与中医证型分布综合患者中医症状、舌脉,辨证结果显示中医证型属虚实夹杂者最多,共80例(占57.75%),实证患者共62例(占42.25%)。其中痰热蕴肺证23例(占16.20%),肺胃热盛证7例(占4.93%),肝郁气滞证32例(占22.54%),肺脾两虚,痰热蕴肺证47例(33.10%),肺肾两虚,痰热蕴肺证33例(占23.24%)。稳定期支扩患者以虚实夹杂证最多见,随着患者气流受限严重度增加,证见肺脾两虚、及肺肾两虚者更多见。3.结论3.1支扩患者多见于老年女性,其中稳定期患者中肺功能FEV1%平均值为(62.54±23.33)%,FEV1/FVC 平均为(68.61±14.70)%。FEV1%pred 处于 50%-80%之间呈中度气流受限者最多(占45.77%),其次是轻度FEV1%pred≥80%者(占24.65%)、重度 30%-50%者(占 18.31%)、极重度 FEV1%pred<30%者(占 11.27%)。3.2稳定期支扩患者肺功能受损的严重程度与体重指数、急性加重次数、胸部CT评分、支扩严重程度指数、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均存在统计学差异。结果如下:①肺功能气流受限越重,BMI值越低;②肺功能气流受限越重,急性加重越频繁;③肺功能气流受限越重,胸部CT病变累及肺叶越多,Reiff评分越高;④肺功能气流受限越重,痰培养铜绿假单胞菌阳性检出率越高;⑤肺功能气流受限越重,炎症水平越高;⑥肺功能气流受限越重,生活质量越差;3.3稳定期支扩症患者随着气流受限严重度增加,患者实证减少,转为虚实夹杂证越来越多,其中肺脾两虚、痰热蕴肺证患者最多,占33.10%,但随着患者肺功能受损加重,证见肺肾两虚及肺脾两虚者更多见。
其他文献
基于地下水对流-弥散作用,采用数值分析方法,构建了GMS地下水渗流和硝酸盐污染物迁移三维耦合模型.在污染物迁移过程中,不考虑吸附降解和考虑吸附降解两种工况下,分析了污染
在国家教育体系中,大学位于最高层级,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阵地和领航船。建设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业带动民宿迅速发展起来,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民宿更是充满了吸引力。旅行在外,居住具有文化特色的民宿可以让人们体验当地人的生活,感受民俗风情。苏
江南园的花窗,形态万千,制作精粹,种类浩繁,不仅传达着中国古代巧夺天工的建筑技术,同时也沉淀着深厚的历史记忆和浓厚的人文情怀。一般而言,江南园林的花窗根据其造型特征分
情感,本是人的心理活动,也属人的隐秘,作为古文化人.对情感表述以含誉、委婉为美。而李密为何要把自己的情感世界展示出来,其目的何在?
微信电子数据是新的法定证据种类,具有传统证据种类不能比拟的优势,称为"不会撒谎的证据",电子数据在司法实践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具备证据资格和证据能力的微信电子数据须符
校园是青少年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和谐、安全的校园环境是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基础。而近年来中小学校园中频频爆发的欺凌事件,破坏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也给中小学生的身心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校园欺凌的严峻性和危害性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研究以江苏省L县的5所农村初中为例,将校园欺凌分为暴力型、态度型、网络型、言语型四类,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当前农村初中校园欺凌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运用SPSS
新课改的出现,给初中生物教学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传统的生物课堂已经不能满足新课改对学生学习目标的要求。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变化,出现了许多电子学习设备,这些学习设备
汉俄文化中动物名词的象征意义之比较黄苏华首都师范大学自古以来,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发现动物的秉性与人的品行有相同之处。如狮子的威严等。另一方面,人又往往
我国民法规定自然人的民事权利始于出生,终于死亡。自然人死亡时,其权利能力消灭,也就不再享有民事权利。是否因此死者的人格利益便不再受到民法保护呢?我国民法条文并未对此做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