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博士后制度,是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创立的一种培养和使用高水平人才的模式。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在培养高水平人才、促进产学研结合、推动科技进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经成为我国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推进和博士后事业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博士后制度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的发展需求,日益表现出与时代的不适应性。如管理的政府主导性、经费投入不足、创新能力低下等等,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博士后制度的继续发展。同时,博士后研究人员本身的发展期待和成长需求也对博士后制度发展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些都成为了我国博士后制度变革的根本因素。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构建充满生机和活力、具有中国特色的博士后制度,是当前摆在政府有关部门面前的一道难题和挑战。本文通过对当今国内外博士后制度在管理模式、经费资助、发展方向等方面的介绍和对比,重点对当前我国博士后制度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从制度本身、外部环境等六个方面进行了深刻剖析,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环境和中国国情,探讨了发展目标和方向,设计探讨了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博士后制度的发展方向和应对措施。在整个研究过程中,综合运用了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调查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等研究方法,查阅了大量参考资料,到博士后设站单位进行了多次调研,能够较为全面地对我国博士后制度发展道路进行分析,确保了研究成果的真实、可靠。本文认为,要解决好当前我国博士后制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寻求一种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博士后发展道路,关键在创新,通过创新制度、模式、方法等,探索新的发展道路,这才是中国博士后制度的发展方向。只有通过逐步弱化政府的主导地位,建立多元化的经费投入机制,推进产学研结合,促进制度内外的互动等,才能保证博士后制度不断创新发展。其中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相一致的管理模式,培养出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加快设站单位科研水平提升才是博士后制度发展的根本目标和方向。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在探索我国博士后制度的发展之路过程中,不仅仅是从宏观层面出发,而且加入了提升博士后科技创新能力的因素,使得研究更加深入和具体。对于我国博士后制度的发展道路,不再局限于模式的研究,而是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从多个角度对博士后制度的发展道路做了阐述和设计,进一步丰富了我国博士后制度发展道路研究内容,特别是从管理学的角度给出了部分建议,具有较强的指导和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