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在大庆、安达一带奶牛频发矿物质代谢障碍性疾病,尤其是以苏打盐碱土为主的安达地区,其土壤中总磷低于或近于0.05%,速效磷在5mg/kg左右,该地区饲养的部分奶牛生产性能长期低下,严重的表现运动障碍,经检测这类奶牛处于严重缺磷状态,出现低磷酸盐血症。本试验选择安达市先锋乡奶牛场部分低血磷的奶牛为试验对象,经喂饲高磷牧草并结合维生素D3添加,检测血清钙、磷、维生素D3及其活性代谢产物含量以及抗氧化功能、肝功能、骨代谢调节因子、细胞因子等指标的动态变化,揭示维生素D对低磷酸盐血症奶牛骨代谢及细胞因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1.对低磷酸盐血症的病牛,在首周肌注2.5×106IU维生素D,并且每天服一粒维生素D胶囊(10mg/500kg为一个胶囊),连喂4个月后,不但临床症状明显减轻,而且相关的一些骨代谢指标也发生了明显的改变。由此可见,维生素D对于奶牛低磷酸盐血症具有良好的作用。 2.应用维生素D后,使血清中维生素D、25-OH-D、1,25-(OH)2-D含量明显上升,从而促进小肠对钙、磷吸收,以及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使血钙和血磷增加,碱性磷酸酶活性降低。 3.维生素D促进磷的吸收,血磷含量升高,抗氧化能力提高,脂质过氧化物降低。SOD、GSH-px活性增强,MDA含量降低。 4.骨钙素是构成骨基质的有效成分,维持骨的正常矿化。随着骨密度降低而有降低的趋势。而降钙素在血清中的含量高低与血钙浓度有关,其作用是使血中游离的钙沉积在骨骼中,并阻止破骨细胞的前体增殖和分化,抑制骨吸收。试验Ⅱ组奶牛在补饲高磷牧草及维生素D后,血钙和血磷含量升高,而骨钙素、降钙素含量相应升高。 5.本实验通过对奶牛发生{氏磷酸盐血症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的含量动态变化的分析,首次阐述了IL-1、IL-6、TNF与低磷酸盐血症的关系,当奶牛发生低磷酸盐血症时IL-1、IL-6、TNF含量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