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有关低保动态管理和低保退出机制的研究逐渐成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研究中的又一热点话题,而城镇居民退出低保影响因素的研究也渐渐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但是,国内的这类相关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研究内容较分散,研究程度较浅,并且都未能从整体上进行系统分析。本文通过对城镇居民退出低保的影响因素进行更加清晰、规范的梳理和界定,利用层次分析法测度这些因素的相对重要程度,以判断当前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退出机制最需要发展和完善的相关内容,从而总结得出最佳优化方案,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帮助享受低保的城镇居民尽早尽快退出低保。本文首先通过文献研究,结合劳动经济学相关理论和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的实际情况,总结归纳出城镇居民退出最低生活保障的各类影响因素,分为制度因素和非制度因素,主要包括制度设计、制度实施、个人因素和情景因素,并又细分得出19个具体指标。其次,利用层次分析法,设计影响因素间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并形成问卷。问卷调查在上海市嘉定区展开,问卷主要发放给专家学者、低保人群、普通群众、社区居委工作人员和相关政府工作人员。数据分析之后得出19个影响因素间重要程度的总排序。基于实证研究,本文最后提出了完善低保退出机制的最佳方案,指出目前上海市最需要发展、完善或解决的是就业促进工作,然后依次是基础建设工作、制度实施力度、就业激励政策、社会排斥问题、立法问题和舆论导向问题。本文的研究是构建一套具有系统性、针对性和实用性的退出影响因素框架体系,满足当前地方政府优化城镇低保退出机制的需求。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优化和推进城镇低保退出机制的健全和完善,并且为城镇低保退出机制建设提供理论参考和依据。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立足于整体的城镇居民退出低保的影响因素,将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揭示方案间的相对重要性,并得出排序,能够为复杂的决策问题提供有效且最佳的解决方案。本文填补了城镇居民退出低保影响因素系统性研究的空白,并创新地引入了系统性的分析方法,简洁实用,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都具有一定的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