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在金融全球化和金融自由化的发展背景下,越来越先进复杂的金融技术引发了各种操作风险,这让国际金融界开始重新审视操作风险。2004年发布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确定了操作风险在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的重要地位。但是,与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均已开发出较为成熟的度量模型相比,操作风险领域还缺乏真正成熟的度量方法。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损失事件发生较为频繁,操作风险正日益成为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但操作风险度量问题制约了我国操作风险管理水平的提高。在此背景下研究我国商业银行的操作风险度量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介绍了操作风险的内涵、分类和特征,并针对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现状、分析其特有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在随后的章节中,详细介绍了操作风险的度量方法,包括定性、定量、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以及风险模型在国际上的最新发展。在比较了各模型在我国的适用性,最后选择基本指标法以及适合我国国情的收入模型法,选取浦发银行和民生银行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回归分析,并比较两种方法得出的结果。最后结合这两个上市银行的现状分析了它们的操作风险。
作为现代经济最为重要的金融银行业,其安全与否对整个世界经济运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对风险的有效度量不仅是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所在,同时也关系到金融体系和社会的稳定。通过操作风险的度量研究,我国银行业可以形成正确的操作风险管理理念,强化操作风险度量意识,逐步构建和完善自身的操作风险度量体系,实现我国银行业快速稳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