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多肽纳米脂质体制备、结构及稳定性研究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neyNUMBER_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核桃脱脂粉为原料直接利用复合酶(包括淀粉酶、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及碱性蛋白酶将其酶解制备核桃多肽,表征多肽的结构性质,并对多肽的功能性质进行测定;利用薄膜分散法制备核桃多肽纳米脂质体,探究脂质体的结构特性及稳定性,最后将多肽纳米脂质体作为添加剂应用于食用凝胶,考察其对凝胶质构特性和流变特性的影响。本课题对核桃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具有指导意义,有利于提高核桃多肽的稳定性,克服多肽在食品应用上的缺陷,拓展核桃多肽在食品领域的应用。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研究了核桃提取多肽中的氨基酸组成与含量、表面疏水性与抗氧化活性。谷氨酸(21.4%)、苏氨酸(17.0%)、精氨酸(15.5%)、亮氨酸(6.7%)、脯氨酸(5.8%)、天冬氨酸(5.3%)以及甘氨酸(4.7%)为核桃多肽的主要组成氨基酸。5-10 k Da的多肽表面疏水性最高,其次为<5 k Da的多肽,而粗肽的表面疏水值最小。核桃多肽表面光滑,成片块状结构,在水溶液中粒径较小,体系稳定不容易发生聚集。分子量越小的核桃多肽,其抗氧化活性越高。(2)制备了核桃多肽脂质体并研究了其结构性质,包载多肽后,脂质体的粒径和多分散指数显著增大,zeta电位降低,脂质体在水相中分布均匀且稳定。通过显微镜观测,发现脂质体具有均一的分散性,当浓度过高时脂质体可能发生融合,导致脂质体聚集,粒径变大。红外光谱结果表示多肽通过与磷脂的磷酸基团以氢键作用力结合磷脂膜的极性部位。(3)研究了脂质体的贮藏稳定性、冻融与冻干稳定性及消化稳定性。将纳米脂质体置于冰箱(4~oC)和室温(25~oC)储存20天后,脂质体的粒径显著变大,脂质体包封率分别保留了43.3~46.2%和38.3~41.0%。室温贮藏条件下脂质体粒径更容易变大并且多肽泄露率上升。冻干后的脂质体粒径相比于冻干前显著增大。冷冻储存后,脂质体粒径增大,包封率显著降低,加入冷冻保护剂对冷冻环境下的脂质体有保护效果。消化2 h时后,模拟肠液中脂质体的多肽累计释放率达到83.3%;而在模拟胃液中同期累计释放率仅有38.4%,脂质体在胃液中的稳定性较好。(4)研究了多肽和脂质体对食用凝胶质构特性和流变性的影响。添加了多肽和脂质体后,凝胶的硬度和弹性逐渐上升。添加脂质体对凝胶硬度的影响略大于添加同等质量的多肽。多肽或脂质体对凝胶内聚力的影响并不明显。随着多肽或者脂质体添加量的增大,凝胶的黏度也逐渐变大。食用凝胶的模量随着频率的增强而变大。在整个频率扫描测试中,储能模量(G’)始终大于损耗模量(G’’),所测样品形成了较高的凝胶聚合网络结构。
其他文献
前言结直肠癌(CRC)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根据2018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全球肿瘤流行病统计数据(GLOBOCAN2018)结果显示结直肠癌排第三位。近30年发病率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而在中国却表现为升高趋势。B细胞易位基因1(BTG1)是人TOB/BTG家族的成员。目前已有研究表明了BTG1基因具有多种的生物学功能,例如抑制细胞增殖、G0/G1期阻滞等等。但BTG1在
透水沥青路面是一种能够增大城区内透水区域面积的低影响开发措施,能够有效控制地表径流量和地表径流污染,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以应用于高等级城市道路的透水沥青路面作为研究对象,从路面结构形式、路面结构材料和路面结构分析等方面对其进行了精细化设计,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究了透水沥青路面的径流削减效果和水质净化效果。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及结论如下:(1)北京地区适宜在路面内部设置排水系统,且路面内部的透水结构层
有偏估计方法是求解病态线性方程组的有效手段之一。岭估计是最常见的有偏估计方法之一,已广泛用于许多工程问题的计算中。然而,现有的岭估计或广义岭估计方法依然存在着难以
近年来,我国与股权质押相关的管理流程和法律法规制度体系得到了较大的补足和完善,也引发了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进行股权质押的新浪潮。尤其是在2014年和2015年之时,借助于杠杆牛市的机遇,股权质押市场迎来了一次剧增。但是由于股权质押自身特性的原因,其中也隐藏着许多风险,特别是在股价降幅高于警戒线要求的时候,出质人需要追加担保,严重者会有被强制平仓,从而导致控制权转移的可能。由于股权质押所带来的股价崩盘时
本研究以杜鹃兰原球茎为试验材料,探究了其丛生芽发生的诱导途径及其影响因素,在成功建立杜鹃兰丛生芽诱导方法的基础上,对其丛生芽发生过程中生理生化动态变化进行了探索。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杜鹃兰种子无菌萌发的原球茎为外植体材料,探究了不同基础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剂以及抗褐化剂的种类及其浓度等因素对杜鹃兰丛生芽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1/4 MS培养基为适宜丛生芽发生的基本培养基,诱导率可达45.37%
清末监狱改良在监狱发展史上极为重要,作为监狱改革第一步的罪犯习艺所更是开创近代文明监狱的先河。罪犯习艺所改变了原有监狱惩罚为主的观念,利用劳动和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对罪犯进行狱内改造。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主要介绍罪犯习艺所创办的原因、目的;第二章、第三章为本文重点,详细介绍了自山西巡抚赵尔巽上书倡议设立罪犯习艺所至全国上下普设的情况,以及各所依据各地情况制定的罪犯管理制度;第四章主要介绍罪犯习艺所实
目的基于课题组前期的理论与实验研究,以SCF/c-kit信号通路为切入点,通过观察益气活血通络法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额顶叶皮质缺血半暗带区CD133、Vav1蛋白表达及缺血
水稻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在我国的口粮消费中占据主要地位,占比高达60%。随着我国经济的逐渐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所需稻米总量还将呈现上升的趋势。在需求逐渐增加的背景下,实现快速准确的估产对粮食价格调控、农业政策制定以及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遥感典型植被指数与端元丰度出发,综合多时相数据进行了水稻估产相关研究。植被指数能在像元级别有效地表达光谱信息,端元丰度能体现亚像元层次的影像特征,
目的:本研究对腰椎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后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术后发热的特点及趋势,分析并得出与术后发热相关的危险因素,以便于为临床提供参考,降低患者术后发热风险,同时可以减少非必要的检查,一定程度上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2019年10月因腰椎椎管狭窄、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症在苏北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就诊并行腰椎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的120
论文以导师黄炳香教授进行真三轴压裂实验时发现的岩石压裂钻孔径轴向时空起裂现象为出发点;利用课题组的真三轴实验系统进行了规律探索(径轴向裂缝的起裂顺序和裂缝形态)和影响因素分析(三向应力场和泵注排量)等物理模型试验,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数值模拟软件分析了径向裂缝起裂后钻孔轴向应力场的变化情况;基于弹性力学和断裂力学等相关知识建立钻孔径轴向起裂扩展力学模型,确立了钻孔径轴向时空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