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研究目的 1.1.调查肺癌患者心理弹性及其影响因素; 1.2.调查肺癌患者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1.3.分析肺癌患者心理弹性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 2.研究方法:本研究为描述性研究,采用方便抽样法对广州市某三家综合性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210例肺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工具包括:一般情况调查表、疾病资料调查表、Conner-Davidson心理 弹性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医学应对方式量表及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存质量核心评定量表。 3.研究结果 3.1.肺癌患者心理弹性及其影响因素 3.1.1.肺癌患者心理弹性总均分为(65.96±16.34),显著低于普通成人(71.0±11.3)和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患者(71.8±18.4)的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1.2.肺癌患者心理弹性总均分与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呈正相关,与不同治疗阶段、年龄呈显著负相关。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发现,不同治疗阶段、年龄和职业是肺癌患者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 3.1.3.肺癌患者心理弹性总均分与焦虑、抑郁、屈服应对呈负相关,与面对应对呈正相关。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抑郁、屈服维度与心理弹性呈负相关,面对维度与心理弹性呈正相关。 3.2.肺癌患者生存质量及其影响因素 3.2.1.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评分结果:总体健康状况评分为(60.24±22.46),功能量表中,躯体功能(77.49±25.97),角色功能(76.82±30.63),情绪功能(84.76±18.00),认知功能(88.17±16.35),社会功能(68.33±26.10);症状量表中,疲乏评分为(26.34±25.33),恶心呕吐(8.01±19.71),疼痛(19.84±25.52),子症状量表中,气促评分为(19.84±27.91),睡眠障碍(23.17±31.14),食欲丧失(15.87±26.72),便秘(9.20±20.09),腹泻(4.60±14.39),经济困难(27.77±27.97)。 3.2.2.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总体健康状况与有无配偶呈正相关;躯体功能与不同的治疗阶段呈负相关,与有无配偶、有无子女呈正相关;角色功能与不同治疗阶段呈负相关,与确诊时间、有无配偶、有无子女、职业呈正相关;情绪功能与居住地、医保类型、职业呈正相关;认知功能仅与有无配偶呈正相关;社会功能与不同治疗阶段呈负相关,与医保类型、职业呈正相关;疲倦与有无配偶呈负相关;恶心呕吐与不同治疗阶段呈正相关,与有无配偶呈负相关;睡眠障碍与性别呈正相关;食欲丧失与确诊时间、有无配偶呈负相关;便秘与确诊时间呈负相关;经济状况与不同治疗阶段呈正相关,与居住地、医保类型、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均呈负相关。进一步多元回归分析发现,有无配偶、有无子女、确诊时间、职业、医保类型、不同治疗阶段、性别均是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 3.2.3.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总体健康状况与焦虑、抑郁、屈服均呈负相关;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均与焦虑、抑郁、屈服呈负相关,且情绪功能还与回避呈负相关;疲倦、恶心呕吐、疼痛均与焦虑、抑郁、屈服呈正相关,且疼痛还与回避呈正相关;气促、睡眠障碍、食欲丧失、经济困难均与焦虑、抑郁、屈服呈正相关;便秘与焦虑、抑郁呈正相关;腹泻与焦虑呈正相关。回归分析发现,焦虑、抑郁是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 3.3.肺癌患者心理弹性与生存质量的关系 肺癌患者心理弹性总分与总体健康状况、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均呈显著正相关,与疲倦、恶心呕吐、疼痛、气促、睡眠障碍、经济状况呈负相关。 4.研究结论 4.1.与普通成人、基层医疗机构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比较,本组肺癌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较低,不能较好的应对疾病相关压力,应引起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 4.2.肺癌患者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包括不同治疗阶段、年龄、职业、抑郁、应对方式中的面对维度、屈服维度。且心理弹性总分与职业、家庭人均月收入、面对维度呈正相关,与不同治疗阶段、年龄、抑郁、屈服维度呈显著负相关。 4.3.本组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评分不同于其他学者的研究结果,其影响因素包括有无配偶、有无子女、医保类型、不同治疗阶段、确诊时间、职业、性别、焦虑和抑郁的影响,即有配偶、子女、持有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治疗周期短、确诊时间短、职业不是农民、男性、焦虑抑郁水平低的患者,其生存质量水平更高。 4.4.肺癌患者的心理弹性与生存质量的总体健康状况及功能量表呈正相关,与症状量表和子症状量表呈负相关,即心理弹性水平高的患者其生存质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