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苦豆子是一种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北地区的植物,在我国资源丰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无公害农药研究服务中心研究人员发现苦豆子根丙酮提取物对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rerea)等多种病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且对番茄灰霉病和小麦白粉病有较高的药效。前期研究表明,木醋液中含有酸类、酮类、酚类、醇类等多种化合物。木醋液不但具有驱虫、抑菌和调节植物生长等农用活性,而且溶解性能良好,因此可将其用于植物源农药的研发。鉴于上述,本文对苦豆子根中抑菌活性物质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以苦豆子根提取物为对象,通过对有机溶剂、表面活性剂等的筛选研制苦豆子根提取物可溶性液剂(SL),并对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活性测定,主要结果如下:1、得到了苦豆子根中抑菌活性物质提取的较佳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以提取物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抑制率为指标,确定较优工艺条件为:75%乙醇为提取溶剂、液固比为10:1、在80℃下加热2h、共提取3次。2、确定了两种5%苦豆子根提取物SL的配方组成。5%苦豆子根提取物SL1配方为:5%苦豆子根提取物、20%乙醇、12%吐温80、10%柠檬酸、木醋液补足100%,5%苦豆子根提取物SL2配方为:5%苦豆子根提取物、30%乙醇、5%DMSO、12%吐温80、10%柠檬酸、水补足100%。两种制剂各项理化性能指标均符合相关标准。3、建立了5%苦豆子根提取物SL的质量分析方法。生物碱和总黄酮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测定。在选定测定参数下,吸光度与药剂浓度之间线性关系良好,方法准确性和精密度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重现性好,准确性高,方法可靠。4、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两种5%苦豆子根提取物SL的离体抑菌活性。结果表明:两种制剂对小麦赤霉病菌(Fusarium graminearum)和苹果炭疽病菌(Glomerellacingulate)等五种病原菌均有较强的抑制活性。5%苦豆子根提取物SL1对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 cirerea)和玉米大斑病菌(Exserohilum turcicum)两种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有效中浓度分别为88.3mg/L和63.0mg/L。5、采用活体组织法和盆栽法测试了两种5%苦豆子根提取物SL对3种病害的药效。结果表明,5%苦豆子根提取物SL1比SL2效果更明显。在1000mg/L剂量下,5%苦豆子根提取物SL1对番茄灰霉病的保护和治疗作用药效分别达为60.40%和53.61%,对小麦白粉病盆栽试验保护和治疗药效为68.75%和57.33%,均与对照药剂药效相当。1000mg/L剂量下,SL1对黄瓜白粉病的药效显著高于50%多菌灵WP(625mg/L)的药效。6、测定了两种5%苦豆子根提取物SL对番茄叶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1000mg/L剂量下,5%苦豆子根提取物SL1对番茄叶霉病有一定的防效,与50%多菌灵WP(1000mg/L)防效相当。在其它剂量下,两种SL对番茄叶霉病无明显防治效果。综上所述,5%苦豆子根提取物SL1在组织法及盆栽试验中均表现出较高的效果,与市场常规药剂药效相当,值得继续研究其田间防治效果,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