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丰富的矿产资源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之一,矿产资源在不断开发利用的同时,也对矿区土地带来了极大的考验,耕地被损、水土流失、植被破坏、土地污染、灾害频发与土地沙漠化加剧,不仅对矿区环境造成破坏,也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形成制约,对社会的安定造成影响。土地复垦是解决资源开发、矿区生态环境和矿区和谐社会关系的重要措施,复垦的是制约矿区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我国的土地复垦工作起步较晚,任务艰巨,覆土的土壤类型、覆土方式、土壤肥力、边坡处理、水土保持均不完善,复垦的经济投入、生态发展、社会影响有待进一步协调,因此土地复垦的评价体系逐渐变成重要课题。本文对矿区土地复垦可行性进行评价研究,以保护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恪守自然环境和生态保护基本原理、切合开发建设活动特征和环境条件、综合考虑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为评价原则,结合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矿区土地复垦可行性进行定性与定量评价。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土地复垦产出投入比、复垦土地利用率、静态投资回收期、复垦地年增产率、水土流失损失5个经济效益评价指标;植被覆盖率、人均绿地面积提高率、矿区小气候状况、水土流失治理率、污染土地治理面积5个生态效益评价指标;恩格尔系数、人均耕地面积增加率、道路密度、矿区就业效果、矿区公众满意度5个社会效益评价指标;最后,针对黑岱沟露天煤矿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实证研究。对黑岱沟复垦可行性的评价中,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因子的权重,按照1~9标度原理,应用YAAHP软件绘出层次结构模型,构造判断矩阵,对模型中的各指标权重做出判断,其中经济效益权重为0.5500,生态效益权重为0.2098,社会效益权重为0.2402,重要性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根据最终评价分值,经济效益为71.346,生态效益为79.288,社会效益为73.658,综合效益为73.778,复垦可行性处于良好级别。随着复垦工作的进一步深化,必将为矿区带来客观的综合效益。通过对黑岱沟复垦可行性评价的研究,认识到土地复垦的工作重心比较注重矿区的经济效益,为了提高矿区的综合效益,应当协调统一复垦可行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使其更好地推动矿区和谐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