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3K/Akt信号在O-GlcNAc介导的小鼠乳腺癌转移过程中的作用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pxl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O-GlcNAc(O-linked N-acetylglucosamine)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蛋白质丝/苏氨酸残基上的一种动态、可逆的蛋白翻译后修饰;与经典的糖基化修饰不同,它主要分布在细胞浆和细胞核中。O-GlcNAc修饰基团的添加和移除分别是由糖基转移酶(O-GlcNAc transferase,OGT)和糖苷酶(O-GlcNAcase,OGA)完成的。O-GlcNAc不仅参与了生物体绝大多数正常生理功能的调控,还可能在多种疾病的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本实验室的前期研究工作已经证明,O-GlcNAc促进小鼠乳腺癌4T1细胞的体外迁移和体内肺转移,但O-GlcNAc调节乳腺癌转移的分子机制还有待系统的研究。Akt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可通过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依赖的机制被胞外信号激活。Akt通过与PI3K的类脂产物磷酯酰肌醇3,4,5-三磷酸(PI(3,4,5)P3)结合募集到细胞膜上,并通过上游磷脂酰肌醇依赖性激酶1、2(PDK1、PDK2)磷酸化进入活化状态。激活的Akt重新定位到胞质、核内或细胞内的其他部位,磷酸化大量的底物蛋白。在肿瘤细胞的增殖、凋亡、侵袭和转移过程中,PI3K/Akt信号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发现Akt有三个家族成员Aktl/PKBα、Akt2/PKBβ、Akt3/PKBγ,其中大量文献证明Akt1与肿瘤转移密切相关。本实验利用RNA干扰技术沉默OGT的表达,获得两株O-GlcNAc表达降低的乳腺癌细胞模型,利用糖苷酶OGA的特异性抑制剂PUGNAc处理得到O-GlcNAc表达增加的乳腺癌细胞模型。利用免疫印迹和免疫沉淀等技术发现,与对照细胞相比,OGT沉默明显增加Akt Thr308及其亚型Akt1 Ser473和Akt2 Ser474的磷酸化水平,而PUGNAc处理则显著降低其磷酸化水平,同时伴随Akt O-GlcNAc修饰水平的变化;Transwell实验表明,PI3K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处理的OGT沉默细胞株的迁移能力明显回复,这表明O-GlcNAc促进乳腺癌转移可能与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由于已有研究表明, Akt在不同类型的乳腺癌细胞中发挥的作用也不同,有的促进肿瘤的转移,有的抑制肿瘤转移。为了证明O-GlcNAc是否通过抑制PI3K/Akt信号促进乳腺癌转移,我们利用RNA干扰技术建立了两株Akt1沉默的乳腺癌细胞模型。通过体外和体内实验证明,沉默Akt1不影响乳腺癌细胞的生长和增殖,但能降低其体外迁移和体内肺转移能力。这提示,O-GlcNAc并不是完全通过调节PI3K/Akt信号而影响乳腺癌的转移,可能存在其他蛋白与PI3K/Akt信号协调作用调节乳腺癌转移。因此,O-GlcNAc和PI3K/Akt通路与乳腺癌转移的关系比较复杂,其相关分子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综上所述,本文利用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的方法,在分子、细胞和动物水平探讨了O-GlcNAc对PI3K/Akt信号的调节作用和Akt1在小鼠乳腺癌转移过程中的作用,为深入研究O-GlcNAc在乳腺癌转移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并为乳腺癌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了新的潜在靶点和研究思路。
其他文献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氏病和缺血性脑血管病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发病率快速增长,但截至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阐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损伤的整个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对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改善情况。[方法]按照纳入标准选取64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PVP术后患者,随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或隐或显的地会存在一些“矛盾”,只要巧加利用这些“矛盾”,以此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这些矛盾就能转化为宝贵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文中的人物形象,感悟人物品质和和精神,从而走进文本、走进人物内心。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矛盾资源  新课改下,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方式应是开放式的、多元化的、个性化的,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发现,文本中或隐或显的会存在一些理解上的“
<正>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经常会遇到“盐酸是不是电解质”这类问题。有人从“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推论出:氯化氢是电解质,而盐酸是一种“混和物”,因此,盐酸不是电解质。这
网络学习平台应用已逐渐成为传统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和课堂的有效延伸,其教与学的质量和效果如何、学生的适应性以及如何科学合理使用网络学习平台等问题备受关注。本文
目的:观察老年精神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症程度,将60例老年精神病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个组,分别为综合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每组
目的观察肝癌患者放射线125I粒子植入治疗前后肝功能的动态变化。方法运用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30例肝癌患者肝癌瘤体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2、3、5、7个月时分别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