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试验结合国家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对针叶树容器育苗造林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1)不同育苗容器规格研究:通过对9种规格容器苗从形态指标、生物量指标和经济学综合分析和评价,提出4×14cm是培育油松苗的最佳规格。(2)不同厚度塑料容器育苗试验:根据不同厚度容器育苗各项指标分析表明,0.03mm厚度的苗木地径极显著大于0.015mm,显著大于0.02mm,以选用0.03mm厚度聚乙烯袋进行容器育苗为宜。同时在装填基质时,厚袋装填比较方便省工,运输时也不易破损。(3)不同类型塑料容器袋育苗试验:有底袋有利于根系的发育、根系的增加和根团的形成,且苗木质量高,同时有底袋与无底袋相比,装填机质比较方便,起苗运输时根团也不易散落,可避免因根系机械损伤,降低苗木的质量;容器打孔有利于基质的通气、透水、温度调节和提高苗木根系的生根率及根系的发育,容器袋采用有底打孔为宜。(4)容器育苗基质配方研究:8种容器育苗基质配方试验表明,在陕西渭北旱原培育油松容器苗,基质配方以表土40%、黄土15%、林下腐殖质土20%、腐熟粪肥20%、炉灰渣5%的配方比例,质地为中壤土,容重10g/cm~3,全磷含量达0.8g/kg,速效磷含量90mg/kg,速效钾含量260 mg/kg,碱解氮含量112 mg/kg,有机质含量3.4%的酸土(pH=6.3)为最佳。(5)容器苗施肥试验:建立了施肥效应函数模型,提出了油松苗每年5月下旬和7月中旬施肥两次,最适施肥量N为0.16-0.22g/株,P为0.01-0.04g/株。(6)防治针叶树苗圃病害技术:对防治油松猝倒病总结出了以下几项措施:①配制营养土的有机质肥料一定要充分腐熟,碾碎过筛,减少颗粒状。②播前的种子一定要精选,除掉腐烂变质的种子。③配制的营养土要彻底用硫酸亚铁或甲醛消毒。④种子要用0.5%的高锰酸钾消毒。⑤出苗后7天用0.5%硫酸亚铁喷雾一次。⑥适时浇水,一次浇透。高温气候要适时降温,保持棚内通风性能良好。(7)容器苗造林试验:在渭北旱原采用1年生侧柏和2年生油松容器苗造林效果最好。困难立地条件类型针叶树采用容器苗造林能够大幅度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是渭北旱原抗旱造林一种有效措施。针叶树容器苗起苗前3-4天灌水后,容器内土壤含水率分别达22.1%、20.5%,起运造林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