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尺度燃烧过程中表面反应对气相反应的影响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we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燃烧的微能量系统在能量密度、成本以及环保等方面,相比于传统的化学电池,具有明显的优势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当微尺度燃烧的特征尺寸小到毫米甚至微米级别,燃烧室的体积非常小,使得内部的气相燃烧出现了一些问题:燃烧室面容比增加使散热损失加剧,燃烧释放的热量不足以维持稳定的燃烧,最终导致火焰容易发生淬熄;燃烧室特征尺寸缩小,使得有利于火焰传播的自由基更容易与壁面碰撞而失活。因此,为了维持燃烧室内的稳定燃烧,必须采用特殊的措施来解决上述气相燃烧出现的问题,采用催化燃烧是其中的一种手段。  运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导入详细的氢氧气相反应动力学机理和表面反应机理,在数值模拟计算模型得到试验结果验证的基础上,对微通道内部的气相燃烧和催化燃烧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三种不同反应类型、催化单元以及入口参数对表面/气相反应的影响,获得了一些具有学术和实际应用价值的结果:  (1)表面反应与气相反应在通道内温度分布、热量传递方向、生成产物的分布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耦合反应中由于有表面反应的参与,使得其与气相反应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耦合反应下,表面反应产生的热量会对气相反应起到促进作用,而表面反应对反应物组分的消耗会对气相反应起到削弱作用。在表面反应对气相反应的影响因素中以表面反应对反应物组分的消耗为主。  (2)在布置了催化单元的微通道内,催化单元的布置位置差异只会影响到催化段和下游的气相反应,对上游的气相反应则没有影响。催化单元布置位置越靠近入口,表面反应对气相反应的影响强度越大、影响范围也越广。  (3)定义了一个催化面积比θ,用来考查催化单元的大小对微通道内部表面/气相反应的影响。表明表面反应对气相反应的影响随催化面积比的增加而增强,而微通道内的传热温差和OH组分质量分数均随催化面积比的增加而减小。  (4)考查了入口参数对微通道内部表面/气相反应的影响。随着入口流速的增大,表面反应的影响会由催化段向下游气相段延伸。表面反应对气相反应的影响随着当量比的增加先增强后减弱。较高的入口温度有利于提高组分扩散强度、降低出口截面平均温度和提高氢气的转化率,增强入口温度对提高传热强度并不明显。
其他文献
近十年来,人们发现许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同膳食纤维摄入量的日趋减少有关。越来越多的研究证明膳食纤维经人体利用后,具有多种生理功能,特别是水溶性膳食纤维由于具有良好的生理
多通道熔体齿轮泵及其输送系统是聚酯生产过程中的重要设备,其特点是输出端流量几乎不受输入端压力脉动的影响,可以为挤出模具提供均匀、稳定的熔体。作为建压、稳压装置,熔体齿
随着科技和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高速离心泵的转速越来越高,功率越来越大。然而,在转速提高的过程中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研究者们发现随着转速的提高,转子系统会发生剧烈的振动。
复合相变储能材料作为存储热能的功能材料在建筑节能、太阳能热利用、宇航工程隔热保温、电力系统移峰填谷、微电子芯片散热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由于多种材料之间相互
本文以“雨花三号”水蜜桃果实为试材,研究了桃果实在树体成熟衰老过程中及采后贮藏过程中基本生理变化、活性氧代谢以及膜脂过氧化作用对果实成熟衰老进程的影响。(1)本文首先
S-层蛋白是位于一些细菌细胞壁外层的一种蛋白成分。乳酸杆菌的S-层蛋白对其发挥益生功能具有重要作用。许多研究证实乳酸菌定殖于宿主肠道中,能够对宿主的免疫系统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而S-层蛋白作为其最外层成分,其参与乳酸杆菌拮抗病原菌黏附及入侵宿主细胞、保护乳酸杆菌在胃肠道中维持正常的生物活性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关于S-层蛋白对宿主细胞免疫调节作用的研究较少,所以本课题以宋内志贺菌作为炎性刺
3吨叉车在中国的市场需求量很大,2013年销量达到18万台,490柴油机在中国轻卡、农业机械和工程机械中需求量很大,是一款成熟产品,其排量满足3吨叉车动力的需求,在490车用柴油机的基
流动分离是导致离心泵内部流动失稳的重要因素之一。流动分离产生的分离泡会在叶片表面形成回流,导致水力损失增大,严重时还会堵塞叶轮流道,影响泵的稳定运行。目前专门针对离心
高速液体射流是一种新兴技术,具有环保、节能、高效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切割清洗和雾化喷淋等领域。由于此类射流的速度高,尺度小,相关研究仍比较匮乏。高速液体射流在空气中的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