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移动支付作为一种综合了主流支付业务的新兴支付服务,有着轻松、安全、迅速的支付特点。而以手机为主导的移动支付,在中国经历了多年的移动支付标准(13.56MHz与2.4GHz标准)争论后,在2012年终于有了定论,最终明确移动支付近场支付标准将采用13.56MHz。随着移动支付标准的确定,中国移动支付也将步入正轨,必将带来井喷式的快速发展。而NFC技术作为移动支付的手段之一,具有多方面的优势,为手机支付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效果。本文也正是依此为背景,将NFC技术引入到传统的移动支付中,同时考虑到移动支付的安全性问题,将SIM卡与NFC芯片连接在一起,从而借助SIM的现有的认证和鉴权方式,很好解决了移动终端的安全性问题,该方式相比证书植入等方式更加便捷,也更利于市场推广和发展客户。在确立了基于NFC芯片和SIM卡连接的硬件基础上,针对移动支付的特点和目前移动支付的现状引入了可靠且易于与运营商及银行网关连接的移动支付系统。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也是整个论文的核心所在,该系统的设计是开放的、模块化的标准基础平台,能很好的与运营商的BOSS系统以及WAP网关以及银行等网关相连接,提供安全可靠的业务处理能力,从而为广大用户和商户群体提供一个安全快捷的交易平台。本文对移动支付系统的功能和需求做了详细的分析说明,对系统总体设计方案进行了阐述。为了能全面准确的表达系统设计的思路,本文首先对系统的功能架构、系统定位和系统功能进行了详细描述,根据系统特点并为了更好的开发和维护系统,在代码层面对系统进行了分成。采用现在比较主流的三层架构,即表示层(UI)、业务层(BLL)和数据持久层(DAL)。目的在于体现“高内聚,低耦合"的设计思想。同时根据系统的特点设计了整个平台的数据库系统,作为支付平台的核心,数据库系统实现了所有交易的明细记录、用户信息记录以及日志记录等。最后基于SIM卡的身份认证设计了支付密码确认的一系列安全机制,为整个系统的实现保驾护航。不仅如此,本文将通信模块、系统管理模块和交易模块作为系统中核心功能模块的实例进行详细介绍和实现。此部分首先介绍了通信模块,该模块定义了移动支付平台的通信机制。然后对系统管理模块和交易模块作了详细的需求分析,通过流程图的形式展现了业务功能的实现步骤和设计思路;同时,在模块的具体实现中包括了模块设计类图和实现代码,深入地介绍了模块内部功能的实现细节。最后,对整个移动支付的前景和发展趋势做出了展望,同时也对该系统未来的商用和实现做了进一步探讨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