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分析安阳市北关区手足口病时间、地区、人群三间分布特征。2.分析北关区手足口病病原学构成特征。3.分析2012-2016年安阳市北关区手足口病聚集性病例。为北关区手足口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2012-2016年安阳市北关区手足口病发病资料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收集,北关区人口资料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基本信息系统”中收集,分析北关区手足口病流行特征。2.收集安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对全市各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送检的北关区手足口病患者检测结果,分析北关区手足口病的病原学特征。3.收集2012-2016年北关区传染病科处理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表及督导笔录、报表等资料,分析北关区聚集性疫情发病特征。结果:1.2012-2016年安阳市北关区报告手足口病病例1184例,无重症及死亡病例,发病率分别为85.86/10万、63.19/10万、132.91/10万、104.13/10万和94.73/10万,2014年发病率最高,2013年发病率最低。2.全年均有手足口病病例的报告,但有明显的季节性,夏秋季高发,从3月份开始病例逐渐增多,5月份达到全年的高峰,11-12月份出现年内二次发病率升高。2012-2016年全区9个街道办事处均有手足口病病例报告,其中发病较高的街道依次为彰东街道办事处、彰北街道办事处、豆腐营街道办事处、红旗路街道办事处。3.2012-2016年北关区手足口病共报告1184例,其中男性738例,女性446例,男、女性别比为1.65:1。患者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0-5岁,占病例总数的91.29%。2012-2016年北关区手足口病发病人群以散居儿童为主,其次为幼托儿童,学生24例,占2.03%,其他4例,占0.34%。4.2012-2016年北关区手足口病共报告1184例,采集206份标本通过RT-PCR检测,其中EV71阳性74例,占35.92%,CoxA16阳性70例,占33.98%,其他肠道病毒阳性62例,占30.10%,病原学构成存在差异。5.2012-2016年北关区手足口病聚集性疫情10起,涉及病例26例,其中家庭聚集性疫情4起,村庄聚集性疫情6起,主要集中在每年的4-7月份和9-11月份,发病最小的11个月,最大的10岁,男女性别之比为1:1,EV71和CoxA16感染比值为1:1。结论:2012-2016年安阳市北关区手足口病发病总体比较平稳,无重症及死亡病例,发病有明显季节性特征,男性略高于女性,主要以散居儿童及幼托儿童为主,病原构成不稳定,聚集性疫情仍处在高危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