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窗—可调节外遮阳一体化透光外围护结构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3p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窗户是建筑的眼睛,作为透光外围护结构为代表的窗户起着建筑的采光、通风、隔热、保温等作用,这种与外界环境既要联系又要隔绝的功能特点决定了在外窗、墙体、屋面、地面四大建筑围护结构部件中,外窗的保温、隔热性能是最差的,通过外窗损失的热量也是最大。因此,外窗是影响我国建筑能耗的主要因素之一,对窗户采取新的节能措施是建筑节能的重要手段。本课题的研究内容隶属于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项目之武汉理工大学留学生公寓节能改造技术对比研究(47080922),对夏热冬冷地区透光外围护结构的外窗进行系统研究,并对外围护结构的能耗损失情况进行分析,提出适合于夏热冬冷地区的新型节能外窗的构造方法。另外,利用新的外窗-可调节外遮阳的外围护结构系统来对武汉理工大学的留学生宿舍进行相关的节能改造工作,为该地区的建筑节能研究提供参考。本文的主要特点以及研究结论如下:1.夏热冬冷地区,外窗仅仅通过降低传热系数K值,并不能有效降低能量损失,K值对冬天保温作用大些,对隔热反而起不到很好的作用。夏热冬冷地区应该重视夏天隔热的问题,透光围护结构的改造也主要由改变玻璃结构转变为从传热系数,遮阳系数,气密性,整个透光围护结构的系统上来考虑。2.在外窗-可调节外遮阳一体化系统中,可调节外遮阳卷帘对于改变室内的舒适性起到很好的作用。将能阻隔高能波的隔热涂料用到外窗-可调节外遮阳透光围护结构系统中可以主动使90%的太阳辐射阻隔回去。以苯丙乳液为成膜剂,硅烷偶联剂处理后的空心玻璃微珠作为功能隔热填料合成新型的隔热涂料。结果表明,用硅烷偶联剂预处理空心玻璃微珠后,能提高涂料附着力一个级别;随着涂膜厚度的增加,隔热效果提高,但当涂膜厚度提高到0.3mm时,继续增加涂膜厚度,隔热效果几乎不再提高;空心玻璃微珠含量小于10%时,热反射率随中空玻璃微珠在隔热涂料中的含量增加而显著增加,超过10%后,热反射率增加速率减缓,当达到12%时,涂料的热反射率值最高,继续增加玻璃微珠的含量,热反射率几乎不增加。3.夏季空调的耗电量随外窗传热系数的增大而增大,随外窗遮阳系数的增大而增大,传热系数对节能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冬季,降低夏季空调能耗的主要方式应为外窗遮阳;通过DOE-2软件模拟,如果将目前的单层玻璃窗,改造为现在的外窗-可调节外遮阳一体化节能降噪系统,可以减低能耗为195855 kWh,每年大约11.16万元的经济效益。改造后对留学生宿舍的采暖和空调年耗电量进行全年动态计算,得到改造后的留学生公寓空调耗电量15.40kWh/m2,采暖耗电量30.18kWh/m2全年空调和采暖的耗电量为45.58kWh/m2,建筑节能率达到66.97%,满足65%节能要求的全年耗电量指标限定值。
其他文献
中药复方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其独特的疗效和复杂性等成为中医药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难点。其中,复方的体外药理研究方法一直存在很大的争议。对中药复方体外药理研究方法
电力工业是我国的基础行业之一,它不仅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更为国民经济的快速稳定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随着电力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电
针对Cu-Cd渣回收处理过程中的难点问题进行实验研究,采用强化浸出过程控制和KM-nO4氧化水解除钴与锑盐除钴相结合的新思路来解决遇到的问题,并达到较好的效果;为进一步提高综
作为中国小说批评的重要方式之一,晚清理论类"小说话"的品评重点逐渐转移到对文本内容、人物塑造、审美趣味、社会功用等小说本身要素的探讨。而且在突出"直觉体悟"的同时,已
印度佛教在东汉时期传入中国之后,经过与道家互相排斥、影响和融和的过程,本土化为中国佛教。佛教在充分中国化的过程中,尤其是发展到佛教禅宗的阶段,明显地体现出佛道合流的
推销技巧实训教学是提高市场营销专业学生在推销工作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文章从学校、教师、学生和企业四个方面分析了推销技巧实训教
薛伯寿教授曾拜著名中医学家蒲辅周先生为师,继承发挥蒲氏善治外感热病的医疗经验,临床对杨栗山温疫十五方的应用颇有心得,尤其灵活运用升降散,经薛师的灵活运用就成了一方多
本文所介绍的是能在大班课上进行演示旋光效应与旋光色散、互补色等现象的实验装置及方法。具有效应显著、图象清晰鲜艳、装置也较简单等优点。并且应用本实验装置还能直接看
摘要:传统以太网通信的非实时和非确定性限制了其在列车通信网络中应用。改变以太网通信驱动和调度机制可使之成为适合列车通信的实时以太网。本文深入研究了影响以太网实时性
目的探究丁苯酞软胶囊(恩必普)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 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