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合理的利用北方农田系统中的自然天敌,采用系统调查与罩笼接虫法相结合的方法评价了自然天敌对麦蚜和棉蚜的控害作用,并且研究了龟纹瓢虫和异色瓢虫耐寒的季节性变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龟纹瓢虫和异色瓢虫是麦田和棉田中的最主要的捕食性天敌,自然天敌对麦蚜种群有持续的控制作用,自然天敌在麦蚜发生平稳期、盛发期、消退期,控害指数分别为35%、42%和32%。自然天敌大部分时间能够有效的控制棉花苗蚜种群在防治指标以下,控害指数高达91%;伏蚜时期由于棉田中自然天敌种群数量太少,益害比低,对伏蚜控害指数始终低于20%,无法有效的控制伏蚜种群。因此,在麦田麦蚜发生期和棉花苗蚜发生期要保护和充分发挥自然天敌的控害作用;在棉花伏蚜发生前,通过栖境治理技术助增天敌的数量。(2)研究异色瓢虫的耐寒性发现,体重对异色瓢虫的耐寒能力有显著影响,而斑型、性别对抗寒性没有显著影响。不同底色之间的耐寒性无显著差异,相同底色不同斑点数之间无显著差异;体重与耐寒能力呈正相关,体重越大耐寒能力越强。(3)不同月份异色瓢虫和龟纹瓢虫的耐寒能力呈现季节性变化。其中,异色瓢虫在越冬期间耐寒能力最强,其体内含水量、SOD和CAT活力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蛋白质含量逐渐下降趋势。龟纹瓢虫体内含水量、SOD和CAT活力也是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但是蛋白质含量呈逐渐上升趋势。结果表明,两种瓢虫可能采取不同的化学适应以应对环境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