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村落是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当前城乡一体化和新农村建设的热潮,村落保护面临的情况日益复杂。目前不同村落的保护实效良莠不齐,一方面与村落自身的保护发展理念相关,另一方面是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来评价保护工作的实施情况。当前的保护工作亟需构建一套标准的指标体系来对其进行评价。因此,本文在学习国内外文化遗产保护理论、ANP决策理论、评价学理论以及国内相关保护实施政策的基础上,以江苏省传统村落为重点研究对象,尝试设计出适用于评价江苏省传统村落保护实施工作的指标体系。首先,通过实地调研的方式,总结了全省范围内传统村落保护实施不同方面的特征,主要包括保护实施现状效果以及保护实施效果影响因素。其中现状效果可以分为历史文化效果、经济社会效果和人居环境效果,效果影响因素可以分为政策因素、规划因素、管理因素、资金因素、人员因素。其次,根据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对体系内的指标进行选取,指标来源一是现有的传统村落保护评价体系内容,二是调研过程总结筛选所得。在指标选取过后,通过ANP的决策运算方法,构建出指标的网络层次关系,进而计算出体系内指标的权重分配。之后,再通过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方式,对指标的评分标准进行一定的区间划分,确定江苏省传统村落保护实施的评价指标体系。最后,以苏州市杨湾村为例,进行评价体系的试用,分析杨湾村保护实施现状及影响因素,依据评价体系的评分标准进行相应的评分,再根据评分结果,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及后期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