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血浆脑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对无症状性心功能不全(asymptomatic heart failure,AHF)的诊断价值及血浆脑利钠肽与心功能不全的相关性。 方法:(1)、随机选取140例观察对象分为三组,无症状性心功能不全组50例,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组50例,健康对照组40例。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chemiluminescent microparticle immunoassay,CMIA)检测其血浆脑利钠肽水平,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及其他心脏结构指标。(2)、按美国纽约心脏协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对慢性心力衰竭组进行分级,观察其BNP分布情况。(3)、AHF组及健康对照组人员均进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exercise treadmill testing,ETT),并分别于运动后立即抽取静脉血观察脑利钠肽变化情况。(4)、应用多元相关分析法分析影响BNP水平的相关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分析BNP诊断AHF的准确性。 结果:(1)、BNP水平CHF组显著高于AHF组及对照组(P<0.01),AHF组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109)。(2)、BNP随着NYHA心功能分级的升高而增加(r=0.534,P=0.000)。(3)、运动后AHF组BNP增加(ΔBNP)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0)。(4)、使用ROC曲线分析显示运动前、运动后BNP及ΔBNP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53,P=0.013;0.724,P=0.000;0.831,P=0.000。若取ΔBNP为58.90 pg/ml,其诊断AHF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0%,75%。(5)、多元相关分析提示,血浆BNP水平与年龄、心肌梗死病史、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NYHA分级呈正相关关系(r=0.330, P=0.000;r=0.231,P=0.006;r=0.386,P=0.000;r=0.432,P=0.000;r=0.534,P=0.000),与LVEF呈负相关关系(r=-0.408,P=0.000)。 结论:血浆BNP水平是慢性心力衰竭的敏感而特异的诊断指标。BNP结合运动试验能提高无症状性心功能不全的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血浆BNP浓度与LVEF呈负相关,与 NYHA分级呈正相关,能很好的反映心功能状态变化的定量指标,并可判断心衰的严重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