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自适应保护间隔长度及调制方式的自适应OFDM(AOFDM)系统的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13526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下一代移动通信的实现,需要我们从构成通信系统的各个方面去努力。在应用层,我们需要研究更好的信源压缩算法,使多媒体业务对信道带宽的需求减少,对带宽动态变化的适应性增强。对于链路层,我们需要研究更加有效的无线资源管理策略,以便在有限的带宽上更有效的承载具有不同Qos要求的业务。对于物理层的要求则是更高的传输速率,更高频谱利用率以及更小的信道粒度。 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的可用信道粒度小,对付频率选择性保护衰落能力强,是下一代移动通信中的一种非常有竞争力的物理层技术。因为其信道粒度小,因此可以很容易的承载具有多种Qos要求的业务,而对付频率选择性衰落能力强的特点使其很适合用来传输视频等具有高速速率要求的业务。但是,决定通信系统调制参数的信道响应和RMS时延扩展由于物体的运动或者环境的变化而动态变化,传统的静态确定OFDM系统调制参数的方法的频谱效率不够高。为了提高OFDM的频谱效率,我们设计了一个能根据信道特征动态改变其调制方式以及保护间隔的自适应OFDM(AOFDM,Adaptive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系统。和任何自适应系统一样,此系统包括信道估计,调制参数选择,以及信令三个主要部分。 本文首先介绍了实现下一代移动通信所涉及的各种关键技术。作为本文的研究背景,简单的介绍了国际上为了实现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在各个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并介绍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及贡献。 然后在第2章,详细讨论了AOFDM的系统结构。分析了传统的OFDM所存在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AOFDM系统,并首次将可变保护间隔的概念引入AOFDM系统。比较了各种双工方式,信令传递的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本系统所采用的方案。给出了系统的收发两端的交互流程,帧结构,及收发机的结构框图。 本文第3章详细的讨论一类信道估计方法:基于导频的信道估计法。给出了最大似然估计及最小均方估计的信道响应估计表达式,分析和比较了这两种估计方法的性能,实现复杂度。并讨论了导频的最佳摆放位置,同时也介绍了一些实际实现的方法。提出了一种简单有效的信道RMS时延扩展的估计方法。最后给出了一种信道响应及RMS时延扩展联合估计的简单方法。 在本文的第4章详细分析了调制参数选择的问题。首先在信道估计完全正确的假设下,推导出了调制方式切换门限与目标误码率在即时误码率及平均误码率约束下的关系表达式。接着分析了信道估计误差及信道时延对于自适应调制的影响,给出了在这些实际情况下,切换门限的设定方法。分析了RMS时延扩展估计误差对于保护间隔长度选定的影响,并给出仿真结果。
其他文献
北宋文豪苏轼在诗、文、赋、书、画等多个领域都有诸多建树,而其对词体的革新与突破,在古代词坛上更是无可取代。有着“一生凡九迁”独特人生经历的他,在许多词作中都表现出
期刊
冲压模具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严重依赖于设计者的经验,如何提高冲压模具设计智能化程度一直是冲压模具CAD领域的研究重点。 本文将知识工程技术引入到冲压模具CAD领域中,对
小微企业在我国企业结构中占有较高的比重,是经济发展重要的环节。但长久以来,受自身条件和外部因素的共同制约,小微企业在融资上存在较多困难。互联网金融的诞生,很好地改善
在环境问题还不太严重的时候,有些国家主要依靠私法来对污染受害者进行救济,这样的内容构成当时环境法的主体。但是民事的救济具有事后性、个别性的特点,不能对将要发生的环境危
目的分析漯河居民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现状,为Hp感染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应用人幽门螺杆菌IgG(Hp-IgG)ELISA试剂盒检测1 874例调查人群血清Hp抗体;采用调
乌鲁木齐河流域为我国干旱区域河流之一,径流年内变化与当地气温、降水等气候条件有关。开展河流域径流与气候变化的年内相关性分析,了解两者之间的相关性。通过相关分析认为
文章指出高职“说课”不仅有别于中小学“说课”一般性的教学活动,而且有别于备课、上课、听课、评课等教学活动。高职“说课”重在研究、探讨,通过教师的反思探究和自我透视,探
本文从"光电效应方程"和"利用光子说解释现象"等两个角度,对光电效应中相关规律进行梳理,并分析了两个典型例题,以期能对物理课堂教学有所帮助。
近年来,我国在积极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各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模式被引入课堂,数字化教学手段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被有效应用于小提琴教学当中的,极大地提升了课堂教学效率和质
本文以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研究灾害管理系统。论文以灾害为研究对象、以灾害经济理论和灾害文化理论为基础,以灾害保障理论和灾害行为理论为支点,以灾害管理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