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首先回顾了环境质量评价与农林复合系统的产生、发展史以及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对环境质量已有的评价方法进行了回顾性总结,并以黄土残塬沟壑区农林复合系统的大面积营造以及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会对环境产生何种影响为出发点,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构建了农林复合系统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对当地主要的两种农林复合系统类型(以苹果—农作物复合型为主的T1型和以花椒一农作物复合型为主的T2型)进行了环境监测、分析与评价,并进行对比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 1.两种类型农林复合系统环境污染状况的模糊综合评价结果都属Ⅰ级,说明该地区农林复合系统内农药、化肥的安全用量掌握得较好,并没有对环境造成太大的污染。但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得知,T2型的环境污染状况优于T1型。这与T1型农药、化肥的使用量较大的事实相符合。在今后的农事管理中应注意农药、化肥的合理使用。 2.两种类型的果蔬等生物环境质量均属Ⅰ级,说明生物环境质量整体状况很好。而生物环境质量的灰色关联优势分析结果表明,化肥及农药使用量较大的T1型在生物环境质量上差于T2型。在人为管理水平相当的前提下,果蔬等产品质量与化肥、农药的使用量呈负相关,产品中硝酸盐、亚硝酸盐和农药的残留量与其呈正相关。 3.T1型生态环境质量为Ⅲ级,T2型生态环境质量属于Ⅱ级。T2型对生态环境的贡献要大于T1型,单从生态环境的角度来看,花椒——农作物复合型为主的T2型农林复合系统值得大力推广。 4.T1型社会经济环境质量为Ⅱ级,T2型社会经济环境质量为Ⅲ级。说明T2型虽然在环境污染状况、产品质量和生态环境质量方面优于T1型,但在农民的总体经济收入等方面却不如T1型。在经济不发达的当地,这成为花椒——农作物复合型为主的T2型农林复合系统不受欢迎的主要原因。 5.T1型、T2型的总体环境质量均为Ⅰ级,对两种类型进行灰色优势关联分析的结果为:T1型的关联度r1=0.6663,T2型的关联度r2=0.6670,表明T1型的总体环境质量稍次于T2型,但两者差距不大。由此可见,在苹果——农作物复合为主的T1型复合系统的种植中,只要注意科学管理和合理施用农药、化肥,就能做到经济.11.黄土残源沟壑区农林复合系统环境质量评价 与环境兼顾。为西北地区发展高效的、生态型的农业树立了典范。6.环境质量的多级模糊综合评判一灰色关联优势分析复合模型,吸收了多级模糊 综合评判模型的优点,既能清楚地表述各子系统之间的差异,鲜明地反映出客观 事物之间的不同层次,又能解决一级评判中因素过多时难以分配权重的困难。并 且,该复合模型还能对同一质量等级中各评价单元环境质量的优劣作出精确的区 分,使评价结果更为精确。为解诀多因素、多层次的综合评价问题,提供了一个 科学的方法。7.本文在单要素环境质量的评价中,采用一种新的赋权方法一改进的标准赋权 法,该方法是从环境指标间重要性的差异出发的。实践证明,该方法不受实测值 的干扰,并克服了人为赋权造成的主观性,能更准确地反映出各环境指标的真实 权重。8.在环境质量评价中,权重的确定是最关键的一步,直接影响到评价结果的可信性。 本文对多级模糊综合评价的赋权问题,采用混合赋权的方法,分别予以定权。即 在一级评价中,对环境评价参数的定权采用改进标准赋权法,而在二级以后的环 境质量评价中,对各环境要素则按层次分析uHP)法确定其重要性加权。这种 混合赋权法具有规范性和灵活性的优点,是一种很好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