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阳盐场地区鲫源嗜水气单胞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来源 :上海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432466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菌性败血症是银鲫的主要病害之一,此病流行时间长、流行地域广、危害性大,给银鲫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研究于2009年5月至2010年10月间对射阳盐场地区银鲫细菌性败血症的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并对病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进行基因分型,研究其与菌株致病能力及抗原性的关系,以期为银鲫细菌性败血症防控措施的制定奠定基础。本研究主要分为以下4个部分。1射阳盐场地区银鲫细菌性败血症流行病学调查及病原菌分离鉴定2009年5月-2010年10月对射阳地区银鲫细菌性败血症于20℃-34℃开始流行,29℃-33℃为发病高峰,主要危害0.2-0.4kg的当年鱼种及成鱼,分慢性型与急性型两种发病类型,水体中水温、溶氧的变化及较高的亚硝酸盐含量会使疾病病情恶化;从自然患病鱼体上共分离了17株病原菌,鉴定均为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 17株病原菌生化表型、致病性间存在差异。17株病原菌耐药性严重,对阿莫西林、多西环素、氟苯尼考、土霉素等药物完全耐药;对左氟沙星、恩诺沙星、罗红霉素、新霉素、庆大霉素、复方新诺明、磺胺二甲嘧啶、多粘菌素等药物不同程度耐药。2鲫源嗜水气单胞菌的ERIC-PCR分型方法建立及应用本实验建立了一套嗜水气单胞菌ERIC-PCR分子分型方法,并对PCR体系、反应条件等关键点进行了优化,该方法稳定性好、可有效区分菌株遗传学背景的差异,适用于嗜水气单胞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用所建立的方法对2009-2010年射阳地区分离的17株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分离株及7株本实验室保藏的分离与其他地区的嗜水气单胞菌进行检测发现,24株鲫源嗜水气单胞菌可聚为3类,分别用A、B、C型表示。其中14株射阳地区分离株与江西株S2、浙江株BSK-10、广东株S3及80916同为B型,其余3株分离株基因型与浙江株H-1同为A型,说明射阳地区与这些地区可能存有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输出或输入现象;本研究还发现,从同一病例中分离的多株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株基因型存在差异,从同一发病池塘不同时间发病病例中分离的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株基因型间存在差异。3鲫源嗜水气单胞菌毒力因子分布及其与基因型的关系本实验建立了一套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5个主要毒力基因多重PCR检测方法,并对PCR体系、反应条件等关键点进行了优化,该方法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反应结果清晰且易判断,适用于大量样本的快速检测。用所建立的方法对2009-2010年射阳地区分离的17株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进行检测发现,不同菌株间5种毒力基因的携带情况存有差异,毒力基因型为aer+hly+alt+ahp+act+的菌株最多。此外,本研究发现菌株致病力与菌株毒力基因携带情况存在联系,毒力基因组成为aer + hly + alt +ahp +act+菌株毒力高于毒力基因缺失株,可能是急性型细菌性败血症的致病株,而毒力缺失株可能会导致慢性型的细菌性败血症;17株鲫源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分离株的致病力及毒力基因携带情况与ERIC-PCR基因型存有一定的关系,毒力基因型aer+hly+alt+ahp+act+的嗜水气单胞菌分离株ERIC-PCR基因型均为B型具有急性毒性,ERIC-PCR基因型为A型的嗜水气单胞菌分离株的5个毒力基因均有不同程度的缺失,毒性较弱。这表明B型嗜水气单胞菌多可能为强毒株,有必要加强对此类菌株的监测及防控,避免此类强毒株在大范围内流行。4鲫源嗜水气单胞菌抗原性及其与基因型的关系本实验通过研究17株鲫源嗜水气单胞菌的ERIC-PCR基因型与免疫原性进行研究,发现各菌株对同种基因型菌株交叉凝集效价显著高于对不同基因型间菌株的交叉凝集效价,说明ERIC-PCR基因型与菌株免疫原性间存一定关系,ERIC-PCR方法经标准化后可以传统克服血清分型法受到标准菌株限制、存在大量不可分型株、实验室间难以比较等缺点,成为嗜水气单胞菌疫苗株的筛选分析的新途径,为嗜水气单胞菌多价疫苗、亚单位疫苗的开发及疫苗预期效果评价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有效教学行为是教师为迅速达到既定教学目标,达到更好效果而实施的行为。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在规定时间内有没有教完教学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者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之后收获甚微,即使老师教得很辛苦,也仍属无效或低效教学;同样学生学得很辛苦,又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物理是普通高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它有助于学生提高基本的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
“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其具体目标就是要改变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让学生自主地学习、积极地参与、主动地探究,自由地放飞心智与心灵。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让课堂教学更科学、更有效,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这是每一位高中生物教师急需解决的问题。  1.全面系统深入地解读课标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
猪流行性感冒(swine influenza, SI)是由正粘病毒科A、B、C型流感病毒属的猪流感病毒(swine influenza virus,SIV)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性呼吸系统疾病。A型猪流感病毒可以引
摘 要: 随着教育条件的提高和教育科技的发展,多媒体工具在生物课堂上已经变成了常客。在多媒体的辅助下,原先传统的生物课堂教学获得了很大的突破,整个生物课堂变得越发具有魅力。因此,在生物课堂上利用多媒体也成了我们践行新课改,提高生物教学活动质量的重要手段。在本文中,作者结合在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体会,总结了几种利用多媒体工具优化生物课堂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 生物课堂教学 多媒体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对应用型创新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然而高校作为向社会输送人才的重要场所,应该适应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以培养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
摘 要: 教研室是学校最基本的教学单位,为专业建设提供有力的保障。同时,支部作为党的基层组织,为专业建设提供思想基础和组织保障。因此,支部建在教研室上有利于发挥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促进专业建设。  关键词: 教工支部建设 教研室建设 专业建设  一、支部建在教研室上的必要性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党在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