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牛顿流体液滴撞击固体壁面的动力学特性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jaczol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液滴撞击固体壁面现象在内燃机燃烧、喷雾冷却、农药喷洒及喷墨打印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液滴撞击固体壁面过程中的复杂流动行为直接影响着上述工农业应用的实施效果。纳米流体是分散有纳米尺寸颗粒的新型流体,由于纳米流体的优异导热导磁特性,在高效换热及新材料制造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前景。高分子材料由于特殊的流变学行为,在微流控和材料沉积制备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然而,纳米颗粒和高分子材料的加入往往会使基液表现出包括剪切变稀、粘弹性和屈服应力在内的多种非牛顿流体特性,而非牛顿流体特性的存在会显著改变流体的流动行为。目前关于液滴撞击固体壁面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牛顿流体液滴,尚缺乏针对非牛顿流体液滴撞击固体壁面的深入探索。本文聚焦于非牛顿剪切变稀特性对液滴撞击固体壁面行为的影响,配制了表现出剪切变稀特性的纳米流体和高分子溶液,采用旋转流变仪分析了配制非牛顿流体的流变学行为。基于高速摄像技术搭建可视化实验平台,捕捉液滴撞击固体壁面的过程。基于有限元法耦合水平集方法求解相界面的移动,构建液滴撞击壁面的数值模型。结合实验观察,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探索剪切变稀特性对液滴撞击固体壁面行为的影响。对纳米流体液滴撞击固体壁面的动力学行为进行研究。在不添加分散剂的情况下以牛顿流体环氧树脂为基液配制了含有石墨烯纳米颗粒和碳纳米管的纳米流体。采用旋转流变仪对配制纳米流体的流变学行为进行分析,发现含不同种类和不同质量分数纳米颗粒的纳米流体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剪切变稀现象。基于高速摄像技术搭建可视化实验平台,实验研究了纳米流体液滴撞击壁面的动力学行为,发现纳米颗粒的加入显著地抑制了液滴在壁面上的铺展和回缩行为。基于有限元法耦合水平集方法捕捉相界面的移动,通过修正的幂律模型描述剪切变稀特性的影响,研究了剪切变稀液滴撞击固体壁面的行为,发现剪切变稀粘度对液滴撞击壁面过程的重要影响。对剪切变稀液滴撞击固体壁面行为的数值模拟研究。为了系统的分析流变学参数对剪切变稀液滴撞击固体壁面行为的影响,基于构建的数值模型,对幂律指数、稠度系数、表面张力、撞击惯性力和壁面浸润性对剪切变稀液滴撞击壁面后的动力学行为进行研究。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剪切变稀液滴的撞击壁面行为受液滴局部粘度的影响,而局部粘度与液滴的尺寸、流变学参数以及撞击条件相关。当剪切变稀程度较大的液滴撞击接触角较大的壁面时,会出现液滴回弹的行为。在经典粘性耗散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剪切变稀液滴撞击固体壁面后最大无量纲直径的预测模型。对高分子溶液液滴撞击固体壁面的动力学行为进行研究。选择刚性链高分子材料黄原胶作为添加剂配制了不同质量分数的黄原胶水溶液。采用旋转流变仪分析了黄原胶水溶液的流变学特性,发现黄原胶水溶液显著地剪切变稀行为。将纳米二氧化硅颗粒均与喷涂到壁面上制备了超疏水壁面。基于高速摄像技术研究了纯水液滴和黄原胶溶液液滴撞击超疏水壁面的行为,发现纯水液滴撞击超疏水壁面时会出现奇异射流行为,而在基液中添加微量的高分子材料黄原胶便可以实现对奇异射流行为的完全抑制。基于构建的数值模型分析了液滴撞击壁面过程中奇异射流的生产机制。本文开展的一系列实验、数值模拟和理论研究,初步探索了非牛顿剪切变稀特性对液滴撞击固体壁面行为的影响机制,旨在为基于非牛顿流体液滴撞击壁面行为的应用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指导。
其他文献
组合测试是软件测试中一个重要的技术分支,已经在工业界得到大量应用。虽然组合测试技术已得到广泛研究,但仍然存在一些未能被很好解决的问题:一方面,人们关心不同场景下组合测试技术是否具有足够强大的错误检测能力;另一方面,人们也关心如何准确地描述那些能导致错误的软件输入域特征。与此同时,布尔规格测试也是软件测试一个重要分支,因为软件程序的执行路径通常依赖于谓词语句中布尔表达式真或者假的判定结果。因此,本文
目的:探讨影响绝经后女性子宫内膜息肉(endometrial polyp,EP)发病及恶变的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中心的230例绝经后妇女,根据病检结果分为正常组74例、EP良性组143例和EP恶性组13例,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对三组患者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正常组与EP组(良性组和恶性组)进行单因素分析显示,绝经
目的:应用高分辨磁共振(high 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HRMRI)观察头颈动脉夹层管腔及管壁病变的动态变化,为判断动脉夹层的修复程度及药物疗程时长提供影像证
约翰·梅杰等人所译的《淮南子:西汉政府理论与实践指南》是中国道教典籍《淮南子》的首个英文全译本,一经出版后在西方汉学研究界广受好评,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淮南子》在西方的传播。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背景下,探讨该译本的译介机制对于国内典籍英译活动具有较好的借鉴和参考意义。本论文采用文献分析法,以现有的相关研究材料为基础,参照吉迪恩·图里的“操作规范”相关理念,分析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采用的主要翻译策略,
《传习录》是记载我国明代学者王阳明主要哲学思想的一部重要著作,也是研究王阳明心学必读的入门之书。此书自1572年收入《王文成公全书》以来,先后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向海外推介,在东亚及西方世界中有一定的影响。《传习录》迄今仅有两个全英译本,由亨克与陈荣捷分别于1916年和1963年译成并出版。二者出版时中美的历史及社会文化环境存在诸多不同,两个译本的语言特征及两位译者所采取的主要翻译策略也存在很大差异。
随着全球能源和环境问题不断加重,开发一种既不依赖于化石燃料又不排放污染气体的可再生能源势在必行。目前,利用太阳光和半导体进行分解水制氢是最理想的方法之一。光催化技
在本文中,我们将C-正则半群的相关定理和抽象柯西问题推广到完备随机赋范模上,然后,在完备随机赋范模的框架下证明了L~0-线性泛函f的核空间N(f)的相关结论,最后在L~0-Lipschi
随着我国并购交易事件数量的不断增长,业绩承诺事件数量也呈现一个爆发增长的态势。中国证监会制定业绩承诺的初衷是为了维持证券市场的秩序,保证并购注入资产的质量,对管理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近年来在速冻食品中污染严重。致病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产生肠毒素,一旦速冻食品被污染,解冻后在合适温度条件下可大量繁殖并产毒,从
火灾是一种经常发生并且严重威胁着公众安全和社会发展的灾害。烟雾通常在火灾发生的初期先于火焰产生,所以对烟雾检测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依据火灾发生时伴随的烟雾以及温度的变化来检测的烟雾探测器一般在烟雾浓度达到相应值时才可以报警,该方法不适用于大空间的烟雾探测且实时性不好。相比传统的火灾探测器,根据图像识别技术发现火情并采用目标跟踪定位技术定位到具体位置的探测方法更加实时可靠。因此,对烟雾图像识别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