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接受理论角度论重译现象

被引量 : 13次 | 上传用户:shuixi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典作品的翻译中,重译现象极为普遍。同一个文本,往往有不同译者的不同译本广为流传。我国传统翻译理论在对译文评价标准的探讨中注重原文、译文的对比,追求译文相对于原文的对等。这种以文本为中心的研究方法很少涉及译者的能动作用,其结果是追求特定文学文本的标准译本。这与现实存在的重译现象相矛盾。本文试图从接受理论角度探讨重译现象存在的原因及重译的必要性。目前,以读者为中心的西方文学批评理论越来越多地引起中国翻译理论研究者的注意。以康士坦茨学派的汉斯·罗伯特·姚斯和沃尔夫冈·伊瑟尔为代表人物的接受理论标志着文学批评理论由重作者、重作品向重文本-读者关系的转变。姚斯的“期待视野”指出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先在的各种经验、趣味、素养和理想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一种欣赏要求和水平,在具体阅读中,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不同期待的存在导致读者对同一作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伊瑟尔将文学作品分为艺术极-作者的本文和审美极-读者的阅读阐释。他认为文学本文是在读者阅读过程中才现实地转化为文学作品的,本文的潜在意义是由读者的参与才得以实现的。文本一极存在许多空白(文本中未实写出来的或未明确写出来的部分)有待于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填补与充实。伊瑟尔对文学作品的创作及审美两极的划分和对空白的分析证明了读者的创造性地位。接受理论中的“期待视野”和“空白”强调了文本的不确定性和读者的能动作用。在文学翻译过程中,译者首先是原作的读者,然后才是译者。从译者作为原文读者的角度讲,译者的不同先在知识结构和文本的意义的不确定性必然导致译者对文本有不同的理解和阐述,而译者又必须站在译文读者的角度审视自己的译文,对潜在读者的可能期待视野进行一种预测,考虑读者的接受能力、审美情趣等,目的是在将文本空白具体化的过程中使译文与读者的期待视野融合,这就解释了文学翻译中的重译现象。本文从接受理论角度,对孙子兵法的两个英译本进行了比较分析,目的不在于评析二者孰优孰劣,而是在着重分析二者的差异的基础上,尝试阐发重译现象存在的理论根据及重译的必要性。
其他文献
数据库营销在西方发达国家的企业里已相当普及,因为它已经成为一个企业在新的时代、建立新的竞争优势的有力工具。在美国,80%以上的制造商和零售商早已拥有了营销数据库,可以说,数据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反倾销协议》,倾销是指一国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进入另一国的商业。作为抵制倾销行为的反倾销措施,是世界贸易组织允许的防止不公平贸易行为、保护国内
从哲学角度 ,揭示人类寻找精神家园与文学忧患意识之间的必然联系 ,并进一步从中西文学、文化的对比中 ,探讨中国文学的忧患意识以及忧患意识的表现特征 ,从而确定在东西方文
十九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狄更斯小说《远大前程》中的主角郝维仙小姐 ,是所有狄更斯作品中形象刻画最复杂 ,心灵表现最丰富的人物之一 ,也是历来评论界争议最多的角色之
文章通过介绍智能变电站技术的各关键支撑技术,对比常规变电站各技术特点及运行维护习惯,发掘智能变电站的技术优势及展望其发展趋势,发现智能变电站具有排除故障更加快速、
作为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文学大师、语言艺术大师的鲁迅,他不仅是引进标点符号的急先锋,更是运用标点符号的真表率。他驾驭标点符号的高超艺术水平,使其文学语言风姿绰约,异彩纷呈,大
[目的]分析紫苏叶的营养成分。[方法]采用凯氏定氮法、索氏抽提法等方法,测定紫苏叶的营养成分。[结果]紫苏叶常量营养成分含量较高,其蛋白含量高达24.89%;紫苏叶含多种人体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越来越需要既懂技术,又懂管理、懂沟通、懂自我提升的专业型人才。这就要求高职计算机专业教育除培养学生的基本的专业知识和动手能力外,还应注重
为提高不同聚焦图像的融合质量,提出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融合改进算法.利用小波变换将多聚焦图像进行多尺度分解,对分解后的高频系数与低频系数采用不同的选择方案,采用3
本文以建筑学、社会学、行为学、心理学、环境学等方面为基础,分析了大量国内外大学校园优秀空间环境设计的实例,探讨我国大学校园人性化空间环境的设计与发展。 全文共分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