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铅阳极泥苏打渣中回收碲的机理研究

来源 :江西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b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铅阳极泥仍以火法处理为主,在处理过程中大部分碲、铋、铜等有价金属富集于苏打渣。如何从苏打渣中综合回收有价金属,一直受到冶金行业和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但流程长、综合回收率低等问题还依然存在。因此,开展从铅阳极泥苏打渣中回收有价金属的机理研究,以寻找更经济有效的苏打渣处理方法,具有较大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根据铅阳极泥苏打渣物相组成特点,探索了一种能将碲、铋、铜等有价金属同时浸出的方法和工艺,进而对从含多种金属的浸出液中选择性还原碲的工艺技术进行了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并试验探索了相关工艺参数和指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根据有价金属在苏打渣中的存在形态,进行了浸出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在盐酸体系中,维持一定的温度和酸度,苏打渣中的碲、铋、铜等有价金属可以被同时浸出,从而实现有价金属有效富集。苏打渣浸出试验表明,采用二段浸出处理工艺,有价金属共浸出效果好,且能有效避免高液固比带来的浸出液中金属浓度低、后续处理量大等问题,为后续从浸出液中回收利用有价金属,提供了较高浓度原料。浸出较优工艺条件为:盐酸浓度5.0mol/L、反应温度40。C、反应时间2h、一段浸出液固比4:1,二段浸出液固比8:1,此时,碲、铋、铜浸出率均达97%以上根据浸出液中金属离子的配位反应和电极电位方程,推导了浸出液中各金属配离子还原电位方程。浸出液中碲配离子的标准电极电位方程为:通过亚硫酸钠选择性还原碲的热力学分析,探索了还原剂添加机制,提出了“少量多次”还原剂添加方式。试验结果表明,该方式能较好地控制还原电极电位,可成功从苏打渣浸出液中选择性还原碲,得到纯度较高的单质碲。亚硫酸钠还原碲的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25-55。C、初始酸度3-6mol/L、还原剂用量为理论用量0.5倍-2倍、初始碲浓度0.15-0.45mol/L的条件下,亚硫酸钠还原碲的反应为二级反应,表观活化能为50.00kJ/moo1。研究成果对从苏打渣综合回收有价金属的生产实践和方法创新提供了理论支撑。
其他文献
壬基酚(NP)是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Os)的原料和降解产物。NPEOs广泛应用于纺织业、农药、乳化剂等,虽然有些国家已限制使用,但大多数国家仍有相当大的生产
雾霾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日益严重,雾霾治理的研究逐渐受到重视,然而自然雾霾天气的不可预测性增加了研究难度。根据雾霾的组成特点,设计并搭建了一套人工模拟雾霾装置,对雾霾颗
就现今的形势,全面介绍了电气自动化的现状,论述了当前国内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思想、系统组成以及未来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发展方向。当前国外大企业不断进入,在这
以拟南芥为材料,对热激蛋白HSP70基因片段进行了克隆研究,获得了最佳的分子克隆实验体系.首先提取拟南芥总DNA,接着在热激蛋白HSP70编码区设计引物,扩增出HSP70编码区的片断,
对滚子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各构件进行了受力分析后,得出基圆半径的大小不仅影响传力特性,还影响滚子是否能做连续滚动的结论。当凸轮机构主要用于传递运动时,基圆半径的
现实与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组织,由第三方智库提供针对各类问题的解决方案,应当成为现代治理的“新常态”今日世界愈加复杂,当代问题越积越多,然而出路
<正> 情况分析时值深秋,常常有孩子会问“青蛙到哪里去了?”“燕子怎么不见了?”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可见,幼儿对动物过冬的知识了解甚少。因此,我抓住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
期刊
根据给定液压支架前后连杆的运动情况,确定其四连杆机构参数。论文介绍了利用三维建模软件与MATLAB软件相结合的技术,通过复演预期函数分析设计变量与目标函数之间的关系,从
血液流变学是研究血液、血管、血液组成的流变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新兴边缘学科,是研究血液及有形成分的流变特性、变化规律及在医学中应用的科学,其中全血黏度值是反映血液流
以双车翻车机系统为例,通过分析计算,发现不同敞车车型来料缓冲料斗的受料量不同。如果按照缓冲料斗平均受料选定给料机的额定出力,受料量多的缓冲料斗容易积料,影响翻车机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