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统计数据,中国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以1310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外商直接投资是我国经济政策长期以来的战略实施方向,它在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还促进了就业增加以及提高税收水平等,其中最重要的作用即外商直接投资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技术进步。2017年专家调查显示我国技术发展水平整体上大约是美国的68.4%,落后其约6.6年,因此我国外商直接投资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我国以市场换技术的初衷还没有完全实现,当前我国技术进步依然需要更多动力。制度环境不完善、外商直接投资质量较低、人才储备稀缺、研发投入强度较小、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较低等一直是我国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的主要原因。其中制度质量对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具有决定性力量,因此正确认识制度质量、外商直接投资与技术进步的关系将有助于提高我国整体技术水平,改善制度质量,促进外商直接投资向好发展,优化外资结构,改善外资环境,促进我国实现高质量高水平的“引进来”战略目标。本文基于外商直接投资技术溢出理论和东道国企业吸收能力等理论,从理论上探讨了外商直接投资和制度质量等影响东道国技术进步的传导机制以及制度质量对FDI和技术进步的调节关系。文章测算了2008-2016年我国30个省的全要素生产率并将其作为被解释变量,基于市场化总指数构建制度质量指标,并将其和外商直接投资作为核心解释变量,引入制度质量和外商直接投资的交互项,并选取人力资本、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研发投入、进口依存度和经济发展水平作为本文控制变量。随后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和GMM模型进行全样本和东、中、西部三大地区分样本回归实证研究制度质量、外商直接投资与技术进步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整体制度质量和东中西部地区制度质量对技术进步均存在显著促进作用。制度质量对于外商直接投资和技术进步起到正向的调节作用,在制度质量提高时,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显著促进了东道国技术水平的提高。分样本研究发现,制度质量和外商直接投资均促进我国东中西部地区技术水平提升,在东中部地区促进效果最为显著,且东、中、西部地区制度质量均对外商直接投资和技术进步起到正向的调节作用。此外,实证研究还发现,人力资本、研发投入、经济发展水平、知识产权保护水平以及进口依存度等因素也对技术进步具有重要影响。本文政策启示如下:第一,从整体角度来看,利用好制度质量对我国吸引外资、提高外资质量的优化效应,以及其对吸引外资成效的保障作用,促进技术进步。第二,从区域角度来看,应优化制度质量区域建设,优化外资结构,提高引入外资质量,促进各省协调发展。第三,培养先进技术人才,提高对企业核心技术的识别、吸收和应用的能力,推动我国技术水平的提高。第四,加大研发资本投入,多举措地营造利于核心技术流动的外部环境,进一步提高我国创新效率。第五,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营造规范的市场环境,提高我国的国际投资形象,推动技术进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