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后的疗效和术后左房重构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自1998年3月至2002年6月期间,我院确诊为二尖瓣狭窄,并成功行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的患者96例,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并于手术前、术后1周及术后4-6年分别行心脏超声、12导联心电图等检查,记录二尖瓣面积、左心房内径、血压水平及心电图等,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影响术后左心房重构的因素,通过线性相关分析相关因素与左房内径的关系。结果:手术后左心房内径改变明显,由术前44.6±6.6cm,减少至术后1周的42.8±6.53cm(P>0.05);术后4-6年变为47.2±5.67cm,与术后1周及术前比较左房扩大(P<0.05);二尖瓣口面积(MVA)由术前1.06±0.32 cm2增大为术后1周的2.02±0.43 cm2(P<0.05),术后4-6年MVA仍较术前扩大(P<0.05);术后患者心功能不同程度改善,疗效明显。多重回归分析显示与术后4-6年左房内径相关性最大的分别是术后4-6年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术前收缩压水平、术后1周MVA、术前房颤心律、术前体重指数5个因素,而年龄、性别、术前、术后心功能水平等与其无明显相关性,线性相关结果术后4-6年左心房内径与术后1周二尖瓣口面积、术后4-6年左室舒张末期直径为负相关。结论:二尖瓣狭窄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近期治疗效果明显,但术后左心房内径仍继续扩大,术后4-6年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术前收缩压水平、术后1周MVA、术前房颤心律,术前体重指数是影响术后左房直径的重要因素,术后4-6年左心房内径与术后1周二尖瓣口面积、术后4-6年左室舒张末期直径为负相关。